差别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很特别的人。
我高中毕业,以全校第八的成绩录入医学院。大一分班考,英语裸考都能排第三名进入“尖班”。更不必说四级六级,一个单词都没有背过,一次通过。
我的声音很特别,唱歌挺好听,全校社团就数广播站最难进。一百三十多人竞聘,只招18人,我就是那1/18。
学院的写作比赛,我是第一名,在校报上发表文章,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被老师点名读范文;学校的漫画社团,我因为有天分被选做后备干部担任社长两年之久,画画比赛拿名次,摄影比赛拿名次。
第一次开班会,我的班主任就叫得出我的名字,说得出我的毕业院校和特长,她说:
“你们学校毕业的人,全都是很厉害的人!”
There is a "but"……
我平素都是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认真上自习课,靠前认真复习的人,我考试居然考不过我的——那些高考分数没有我高的——广州同学们,第一个学期,我居然没有拿到奖学金。
广播员初赛,我上场读稿子,不怯场,抑扬顿挫,良好的朗读素养高低立下,特长表现,唱了一首日文歌《Time goes by》,被直接点名入围。决赛的司仪大赛,开场的猫步,现场的即兴问答,合作的表演节目,我完全无法赢过我的广州同学们。他们是那么的自信,玩起来如此自如,临场表现如此出色,演起话剧来犹如半职业演员。那次,我拿了个“凑分母”的优胜奖。
在小范围的朋友圈里,凭借自学到这个地步,算做的不错,我不会涂色而已,我的黑白稿画得特别好。来到学校的社团,也是画得好的,被社长一眼相中的后备干部。但是,我的隔壁班广州同学——她居然在给杂志画插画,已经可以用画画的收入支持自己出去旅行。
我来到广州,受到来自文化的冲击。人和人之间,家庭和家庭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居然有那么大的不同。
在我们刷题认真读书的时候,我的广州同学们,他们同样认真刻苦,而且有各种一技之长。他们能考高分,同样能在社团里玩得风生水起。
在我们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计算着题目的情景模拟,我的广州同学们,他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花市上贩卖,在北京路上摆摊,他们算计的支出和收入,敏锐地判断什么商品有市场,不动声色地运用销售技巧。
在我们看个动漫展览都必须去广州,上个培训班得函授的时候,我的广州同学们,他们在美术中学上学,专业的老师辅导,加上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又能获得更多一手资源。
他们的成长,都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已;我们的差距,也只是日积月累的不断放大罢了。
高考成绩放榜,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他说: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大学。像我这种出生在中产阶级,衣食无忧,家长都是知识分子,而且生活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在教育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外地和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更多的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样,家里又好又厉害的。”
我仿佛回到了十三年前,我第一次得知文化差距如此剧烈的那一日,我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
每一次排在前面,都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看完记者对熊轩昂的采访,很多人感慨“阶级的固化”,感慨“原来我们的终点不过是别人的起点”,感慨“投胎是门技术活”。
投胎到底是不是技术活,我们来看看孟婆怎么说。
张三终于排到孟婆面前了,他前面的三个人,一个投胎去了富商之家,一个投胎去了书香门第世家,一个投胎去了政府高官之家,他也信心满满。
孟婆问:你有什么证明要给我看吗?
张三丈二摸不着头脑:没有。
孟婆从一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篓子里抽出一张纸,淡淡地说了声:XX之家,父母外出打工,由祖父母抚养……
张三急了:等等,刚刚前面那三个人不是去有钱人家,就是去有权人家,要不就是教育之家,凭什么我的出身那么糟糕呢!
孟婆推了推眼镜:张三,没有特长,地府技能等级水平D,地府高考只得专科分数线,没有培养突出特长,无法参加自主招生,语言能力也不行。
张三:我只是学习不行!
孟婆:你生前做过救死扶伤、见义勇为、保护国家财产等事吗?
张三:当然没有。
孟婆:那你生前做过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突出贡献的事吗?比如重大发明创造,诺贝尔奖,普利策奖等等,都可以。再退而求其次之,你有正高职称吗?是公司高管吗?
张三:没有,不是!
孟婆:我们评定一个人是否有资格投生诗书菁英之家,要根据他的能力来决定。要么他有极强的自学能力和上进心,要么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奖,要么他拯救了银河系。如果这些都没有,那没办法,我们不能随机分配。因为投胎要绩效考核的,如果投胎后表现太差,地府所得的政府补助就要减少,马虎不得。
张三惊呆了:怎么不早说?
孟婆无奈地看着他:你看看那些灯火通明学习的图书馆,还有一进门就贴得大大的规则,你没注意看不能怪别人没告诉你啊!再说,你一进来,就有地府教育动员大会,你没听到阎王说规则吗?不管是人间还是地府,都是一样的,没有人有理由随随便便坐拥一切。
张三泪流满面,那个时候他光顾着玩手机了。该用功读书的时候,他在玩地者荣耀,考试的时候没发挥好安慰自己专科也不错,而且可以靠投胎“派位”随机到一个好人家……
生活本就不完美,你若认命,自然更不完满
我们总是习惯把一切都归咎于“外部环境”。
拿不到奖学金说自己没认真读书,如果像别人一样刻苦,特等奖都不在话下。
考不到好学校安慰自己:是没有在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读。如果父母有那个能力花重金拼人脉,自己肯定是未来国家栋梁!
看到状元说的话,自然而然就理解为阶级的固化,寒门难出贵子,人和人的不同,从出生就决定了。特别喜闻乐见这种自身天赋好、父母又舍得花金钱和资源培育的状元,因为自己不是中产阶级,不在一线城市,所以没有资源,做不到状元,太正常了!而阶层的固化,怎么努力都跨越不了这个极大的缝隙。
《坚毅》的作者说:技能=天赋*努力,成就=技能*努力,所以成就=天赋乘以努力的平方。你的每一次努力,在成就的过程都有促进作用。
如果家庭无法提供学位房,那就考全校第一上好初中;
如果初中不好,就认清自己的目标排除不良的影响好好学习,去考好高中;
如果高中不好,就努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如果大学不好,就靠考研考博出国改变命运。
你的人生明明有那么多转折点,哪怕抓住一个,人生的轨迹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人认为:话是这样没错,可三四线城市农村的孩子没有一线城市的资源,没有给力的经济条件啊!学习怎么拼得过别人!
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有条件的最大限度利用,没有条件的就去创造条件。现在是信息时代,不再是一本传说中很有用的资料就是买不到。我们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学会筛选资源,整合资源,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达到顶尖水平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最怕你不肯努力,不肯用心,不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达成,就心安理得地做吃瓜群众,看八卦一样看状元感言,感慨没投胎好。
很多时候、关键不在于做不做得到,而在于你为自己的梦想,能做什么。
普通人难道没有逆袭机会了吗?必须有啊!
职场充电宝的创始人阿何,是一个广东村子里的普通孩子,他通过有觉悟的学习,总结考试考点经验拼搏后考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做过几份工作都没有做久,他最终选择做在线教育,他一年内让职场充电宝吸收了百万粉丝。
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那普通人应该怎么做才能把手中的牌打好呢?
1、保持开放性的心态,接受外部环境;
2、接受自己改变不了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3、向优秀的人学习(状元说到父母对他教育很重视,也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这就是《绝非天赋》里面建立积极的学习体验,期望值,孩子学习动力高的典型案例。我们经常说读书,就是不断让孩子读,不注重拓展,不注重从立体的全方位提供条件,孩子的认识始终处于平面认知,自然无法和立体认知的孩子比)
4、自己认为好的习惯/现象/套路,学过来!用起来!处于不断地成长之中!
这样,日积月累,逆袭是迟早的事!
我不也从当初的没有见识的小女孩变成现在这个“城市女子”。
如果停留在原地,自然就看不见现在的风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