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真的,他们的书写,我不敢恭维。
第1课的会写字、会写词,我布置,数学老师也布置过。听写前,他们相互听写,做足准备。结果,听写20个词,10人全对;再有,错三个以下,只有8人;另有8人,大部分都是错的;还有3人,几乎全部是“黑圈圈”,我只好降低要求。
再和六年级一比,正好大反把!再看看,周末让统一准备的写作本,大部分还是零!
我才想到接班时,我的副班主任牛老师的第一反应。她是一路带过来的,她最了解他们。还有班级管理的好手——郭老师,她俩在上一年所做的努力,只有他们最知道。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朝一夕。毕竟,只有一学期!
我说了大话,夸了海口,收不回来。
补窟窿的本领再好,也比不上原来就一路良好发展来得好。为什么我们不能从根做起?
今天,是开学第三天。为了打起精神,重新出发,我一一唤醒对他们的“好印象”。
开学第一天,为每个孩子准备的新学期贺卡,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认真,比任何时候都专注。三五成群,两两互读,独自欣赏。当我请孩子们代老师读寄语时,一个个活灵活现,跑到讲台上,声情并茂、落落大方。他们竟不怕羞?这是好事!
我们共同重温班级公约,班干部正常值周,值日小组已明确,卫生责任区已认领。教室的各个角落,也被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包。星期一,承包饮水机的俩孩子,悄悄带着大米和白醋,清洗饮水机。最难对付的周欲翔,知错就错,被我戴上二尺五的“高帽子”。昨天自习时,他有好表现;读书时,他声音洪亮,感情饱满。纪律卫生检查,开学三天,天天是满分。
其实,究其听写的原因,就是学习态度马马虎虎,不下功夫,不能沉下心去读、去写。
就这样,一点一点,平衡着我的心理落差。我只有,和我的牛老师相互鼓励,同心同德,从现在开始,继续不放弃补窟窿。我相信,窟窿一定是越补越小,救得一个是一个!
当前,主要任务是端正学习态度,夯实基本技能。任务有布置,有跟踪,有检查,有落实。
书写比变化,变化小,给机会,从头再来;词语听写过硬关,老师可以给予指导,但是功夫不到,“绝不姑息”;要求背诵的段落,一个一个过关,让他们无机可乘!
一个巴掌拍不响。我还有一个庞大的后备力量,那就是家长们。动员家长们,认清现状,双管齐下,家校共育,同心协力,为孩子成长的关键一步助力导航!
我带了个“差班”。爱教育的人,是要有承受委屈痛苦、茫然无助的勇气的。这个挑战,让我重新审视我的教育教学,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赶赴一场不断发现自己,反思自己,悦纳自己,再去悦纳学生的人生修炼,度人也度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