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丽萍|一招搞定挑剔的父母

于丽萍|一招搞定挑剔的父母

作者: 于丽萍_ylp | 来源:发表于2020-03-19 07:15 被阅读0次

今天跟朋友聊起了她的婚恋史,很好玩。她和我差不多大,刚刚结婚,之前因为父母总是干涉,甚至没有谈一次像样的恋爱。每当她对新感情有所憧憬时,就被父母以各种理由拆散了。这次是她自己谈的男朋友,她感觉特别适合她,但又怕父母阻拦,于是她想了一个好办法。她非常严肃的告诉父母,自己可能是同性恋,发现她对异性不感兴趣,所以这辈子不结婚了。父母知道后,特别苦恼,就在父母为此困扰的时候,她说想结婚了,有一个感觉还不错的男孩。没想到这次父母非但没阻拦,还一直催促赶紧结婚。

在面临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同时有两种心理机制启动:第一种是设法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事情的发生,第二种是开始调整内在的心理矛盾,准备接纳要会发生的事实。如果在调整进入平衡状态时,出现的一个新的选择与内心平衡状态相近时,就很容易被内心接纳。

朋友就是巧妙的利用了这一心理学小常识,轻松搞定了挑剔的父母。在可能爱上同性的情况下,父母肯定会觉得只要是个男的就行。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拆屋效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在市场砍价,我们都是先说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有时甚至自己都觉得不可能的价格,然后再跟商家慢慢砍价,最后会以我们彼此都比较舒服的价格成交。这个过程也是彼此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

在生活中,如果你感觉你的要求别人会很难接受时,不妨在此前试着提出一个他更不可能接受的要求,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同样受用,先提出对孩子非常不利的说法,孩子必然会拒绝;然后再退让一步,提出相对有利的说法,孩子可能就欣然接受了。

相关文章

  • 于丽萍|一招搞定挑剔的父母

    今天跟朋友聊起了她的婚恋史,很好玩。她和我差不多大,刚刚结婚,之前因为父母总是干涉,甚至没有谈一次像样的恋爱。每当...

  • 于丽萍|代偿

    代偿,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不见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安娜·弗洛伊德的著作,也不见于瓦利恩特(1992)专著中所提到的...

  • 于丽萍|解梦

    对于不善于写作的我,写了七百多字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全部没有了,此刻的我,脑袋里一片空白,居然忘了写了些什么。这几...

  • 于丽萍|随笔

    今天儿子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反思:“究竟是我们更了解孩子,还是孩子更了解我们呢?” 自从疫情开始,我们除了上班几乎...

  • 于丽萍:红楼情缘

    初与《红楼梦》结缘是在高中。那时,一本《红楼梦》是我唯一的枕边书,不怕大家见笑,最初我是拿来催眠的,因为出场人物太...

  • 于丽萍| 了解自我

    相对而言,认识人家容易,内省难。你如果没有体验腿疼,你真的不知道腿的存在,从体验的层面了解自我。 我们每天都在忙着...

  • 于丽萍|过分控制

    过分控制指父母对子女实行直接的和尽可能完全的(“全天候的”)控制。孩子的活动被限制在卧室和起居室内,或限于母亲的身...

  • 于丽萍|换位思考

    最近晚上讲故事环节已经从我给儿子讲变成了他给我讲,这几天在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今天儿子一边翻着书一边跟我讲已经...

  • 于丽萍:够格的爱人

    想了很久,最后在标题行敲下了“够格的爱人”。秋微说“始终觉得情感生涯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

  • 于丽萍|智慧的老人

    昨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内目的和外目的,今天我还是想继续再聊聊这个话题。有的朋友可能觉得心理学很神秘,那些专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丽萍|一招搞定挑剔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fk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