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了管建刚老师的讲座《家常课》,我似乎找到了一条出路。
管老师说,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成绩好,作业少。好老师不仅出在公开课里,也应该出在家常课里。一个老师她可以上不好公开课,但她可以出好成绩。相反有的老师课上得精彩,成绩却并不一定好。能出好成绩的,才是好老师。能作业少还成绩好的,就一定是个好老师。
听了这话,我感觉特别入心,迫切地想知道怎么才能取得好成绩。
管老师说他老婆就是一个能出好成绩的好老师。怎么做的呢?
语文,该背的书能背,该默的字能默,配套的作业能很好的完成,一定出好成绩。
这个理我也懂。
“可是很多老师把这些作业都让孩子回家去完成。”
击中我的心灵要害了。
“把语文该完成的作业在学校完成,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完成,每一道题学生做得怎样要心中有数,再对症下药。”
哦。
接下来那些理念和做法我似乎都通了。
“不让孩子空着脑袋进课堂。”
“课文不读熟不开讲。”
“一堂课老师讲二十分钟就够了,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读书,背诵,默写,练习。”
……
管老师的每一句“金玉良言”,进入我的大脑。
听管建刚老师说“家常课” 听管建刚老师说“家常课” 听管建刚老师说“家常课”今天我们学习《花钟》一课。第一课时,没做任何解释和铺垫,先把课文读三遍,接着认字,词语意思点拨,再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第二课时,先把课文读三次,完成导学案1,2题的对学,板演,小展,大展。
导学案第一题为字词掌握,匆匆掠过。第二题为概括1,2自然段的段落大意。这个单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新的阅读技能——根据文中的关键语句概括大意。这里必须进行技术指点。大展中,老师指出第一段的中心句不再像过去是句首第一句,而是第二句了。第二段的段意可以有两种概括方法:1,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的原因。2,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还有昆虫的活动有关。第2种在概括时引导学生找准两处关键语句。
一轮“练晒展”结束,开始第二轮“练晒展”。这一次要解决“体会作者用不同说法表现花开的特点。”课后习题第2题针对的是这一目标,第3题也是对这一目标能力提升练习。先独学,完成作业,要3号同学上台板演第2题,2号同学则完成第3题的练习。接着小展,大展。
大展中,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不同的语言来描写花开的动作:为什么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呢?
学生会回答:“因为牵牛花的形状像喇叭,颜色是紫色的。”
如此引导发现,这些写花的词句有的写出了花的动作、心情,有的写出了花开的状态、形状、颜色……
接着是美美读啦。带上动作读。师生对读:老师读:牵牛花开了。学生读: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读完,不忘羡慕他们读的文字美,不忘夸夸他们读的声音美。最后,还央求跟他们一起读,享受文字之美。
师生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老师开讲前,让学生读熟课文,这样课堂互动起来就非常容易了。学前抽测默写,巩固前一课时的字词。课中针对两个课后习题,学生先对学、板演、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大展中老师对重点问题适当地点拨、引导。我感觉这堂课会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