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是一个神经外科住院医生保罗在发现自己患癌之后的自传,真实讲述了外科医生的生活,每周工作100多个小时,每天与脑科受损病人打交道,确定治疗方案,安抚病人及家人的情绪,与死神斗争,奋斗在生与死之间。
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了成为一个学术顶尖神经外科医生的科研精神。在癌症进入第四阶段时,保罗主动试药,记录每天服药的反应。尤其感人的是为了观察药效,在病情有一定好转时,需要停药几天作为对照。这种行为常人难以为之。
其实在保罗确诊癌症之后的十八个星期,他积极配合治疗,很快癌症得到了控制,当时的主治医生乐观地告诉保罗,他会继续活上好几年,甚至十来年,也许更长。
主治医生这时跟保罗谈起了接下来的打算,保罗深思之后决定重返工作岗位,再一次站在了手术台上,一站就是7个月,甚至肩负起了住院总医生的职责。
如果当初保罗选择换一份较为轻松的工作,我相信他的生命会延长。
在做这个选择时,保罗说“生物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奋斗求生。没有奋斗的人生,就像一幅画里身上没有条纹的老虎。”
奋斗不逃避,这是保罗的生活态度,所以才会有重返工作岗位的抉择。也因为自己骨子里的这种精神,他还会在生命的最后奋笔疾书,将《将呼吸化为空气》写了出来。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会选择孕育生命呢?”因为在保罗的计划中,7年的住院医生生涯结束后,就跟妻子生个小宝宝。
他们之间的爱情纯真坚定,深入骨髓,为了给妻子留下陪伴,在第一阶段癌症治疗显示明显好转时,他去冻了精子,之后跟妻子一起选择医院,选择胚胎。
女儿卡迪的出生确实给保罗一家人带来了欢乐,保罗经常给她读书,在身体好的时候一家人还举办野餐聚会。
就如他的妻子所言“就算头上悬着痛苦的愁云惨雾,我们仍然继续享受着开心快乐的每一刻。”
这本书丝毫没有半点对生命的怨言,反之是直面生死,文字里处处充满力量。他的力量中有抱负和努力,但也有柔韧,有着与苦涩截然相反的味道。
这正是这本书带给读者震撼的地方。
谁是真正的勇士
请他来到近前
一切虚妄过眼
他会在意他人所言
他会昼夜不停劳作成为朝圣者不断向前。
这本书我几乎是一气读完,尽管这段时间是工作繁忙的制高点,但拿起来就放不下。竭尽所能去抽时间,再晚睡一些,吃饭再吃快一些,工作效率更高一些。
读书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很紧张,看到保罗病情一步一步地恶化,而他的精神却愈加鲜明时,我的胃就开始难受,先是左侧,之后是右侧。合上书,继续工作的时候胃疼的感受很快就消失地无影无踪。
他是一本自传,更是一本关于生命的哲学。最后以书中的原句作为结尾。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
共赴永恒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