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序:《诗序》说此诗是召康公戒周成王之作。此篇上承《大雅•生民》,下接《大雅•緜》,构成了周人史诗的一个系列。《大雅•生民》写周人始祖在邰(故址在今陕西武功县境内)从事农业生产,此篇写公刘由邰迁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开疆创业,而《緜》诗则写古公亶父自豳迁居岐下(在今陕西岐县),以及文王继承遗烈,使周之基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公刘,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尚书大传》云:“公,爵;刘,名也。”后世多合而称之曰公刘。大约在夏桀之时,后稷的儿子不窋(zhuò)失其职守,自窜于戎狄。不窋生了鞠陶,鞠陶生了公刘。公刘回邰,恢复了后稷所从事的农业,人民逐渐富裕。“乃相土地之宜,而立国于豳之谷焉”(见《豳风》朱熹《集传》)。这首诗就着重记载了公刘迁豳以后开创基业的史实。
公刘率众辟豳荒①,后稷功谋又列张②。
止旅人丁密繁庶③,履勘畴亩正阴阳④。
彻田播谷盈仓廪⑤,佩箭执戈拓域疆。
跄济君宗民和顺⑥,京师筵几溥八方⑦。
——————
〖注〗①公刘: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刘,“公”为尊称,姬刘在泾河中游的岐原谷(今长武县)一带创建了部落国家,是古代周部落的杰出首领,一说姬刘即为姬姓刘祖先,姬刘是不窋之孙,鞠之子,生子庆节,周文王的祖先,由北豳(今甘肃省庆城县、宁县)迁豳(陕西省彬州,旬邑县西南一带)。辟豳荒:公刘陟迁开赴豳地,拓荒豳地。②功谋:功绩与谋略。③止旅:指前来定居的人口日渐稠密。繁庶:众多。④履勘:实地勘测。畴亩:田亩。阴阳:指山丘的北面和南面。南曰阳,北曰阴。此谓调整农田的布局。《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⑤彻田:垦治田地。彻田,周人管理田亩的制度。朱熹《诗集传》:“彻,通也。一井之田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耕则通力而作,收则计亩而分也。周之彻法自此始。”仓廪:贮藏米谷的仓库。⑥跄济:形容走路有节奏从容端庄貌。君宗:君之宗之指共同推举为首领,即君主、宗主。⑦京师:《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马瑞辰通释:“京为豳国之地名……吴斗南曰:‘京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洛邑亦称洛师之类。’其说是也。”“京师”之称始此。后世因以泛称国都。筵:铺在地上坐的席子。几:放在席子上的小桌。古人席地而坐,故云。溥:广大,宽广。
《大雅•公刘》原文: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