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师师与宋徽宗
李师师,大宋京城著名艺妓,美若天上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唱歌唱的相当好,难得是女工也很在行,因此名动大宋京城,多少王公贵族想尽办法只为与师师姑娘坐下来吃顿饭。
宋徽宗叫赵佶,当皇帝不怎么称职,倒是书画方面听说很有造诣,还创了个书法体叫徽体。传说这老头经常写完字画完画之后,就叫一帮大臣过来品鉴品鉴,于是在大臣们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好声中,越加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了!对,这赵佶就是危机时刻把位置让给儿子,后来父子俩一起被金兵俘虏的那个人。后来的抗金名将岳飞拼命要想接回的“徽钦二圣”就是这赵佶父子。
传说宋徽宗和李师师有一段旷世奇恋,他俩经高俅牵线相见了,宋徽宗就迷上了,迷上的理由就是:赵佶看了李师师一眼,就特么再也无法忘记她容颜。回宫后,宋徽宗那个难受啊,那感觉就是枯木逢春了,可该死的老树皮硬是不让那激情的嫩芽冒出来,憋着难受啊!于是,年纪一大把的赵佶同志在太监们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次又一次对李师师小姐姐,又是送礼物,又是请吃饭,又是约下棋,又是一起谈理想谈人生,总之把男孩追女孩的套路全用上了。李师师也由开始的冷淡处之,到欲迎还拒,最后两情相悦了!靠,这特么就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下到位,漂亮妹纸就上位吗!这些细节在一本小说里有详细记载,小说名有个金字,全名不说了,免得那啥说不清。总之,赵佶就这样和李师师好上了。至于赵佶为什么好李师师这一口,其实可以了解一下古代的文人骚客的爱好。
唐宋时期文人骚客
赵佶虽然是个皇帝,但他还真不把皇帝当主业,他更喜欢书画,而且实事求是讲他在这方面造诣还是较高的,所以把赵佶划为文人骚客更贴合实际。而唐宋时期的文人骚客,包括社会名流结交当红艺妓那就是一种时尚,一种高端的生活方式!你看李白,白居易,柳永,苏东坡等等,哪个不是风流得很,就连接地气出名的杜甫那也不例外。
《琵琶行》,出名吧。小学课本有篇课文引用了其中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弄得大家都知道了。其实这篇长篇诗歌就是写一个艺妓的,其中的几句“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可以看出当时多少人捧场艺妓,有钱人、年轻公子争着打赏表演的艺妓,那场面和现实中追星差不多。
当然,古代文人骚客和艺妓还有相互联系,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般媒体发达,文人骚客的诗词靠什么传播,恐怕艺妓用歌传唱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看,一个词作者,一个曲作者兼原唱,就把文人骚客的诗词弄得人人皆知了。
李师师香消何处
一说“靖康之难”后,宋徽宗被金军抓到北方喝西北风去了。李师师心灰意冷,明星也不想当了,于是就当了一个超脱红尘的道姑。到后来金军还是找到了她,无奈之下,李师师上吊只杀,一代名艺妓从此香消玉殒。哎!红颜多薄命啊!
还说李师师本来是与梁山好汉浪子燕青是卿卿我我的一对爱人,宋徽宗是凭身份硬生生横插了一杆子,后来徽宗被抓了了。李师师就与燕青远走高飞,呀哈依呵嗨去了!哦豁,又 出了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版本!这恐怕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居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