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不管是将军还是战士都知道打仗前,做足准备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有时准备的好不好会决定着能不能胜利。写文也是一样,下笔前的准备决定着文的质量。对于像我这样新人菜鸟,首先就得备上一本出版人眼中的好作品,诺亚·卢克曼《写好前五页》。
书中分为三大部分:初级问题,人物对话,宏观大略。每一章节的内容分为:定义、举出问题(例子)和解决方案,最后就是章节练习。内容就像是用筛子筛过一样,全是你想要的精华。其中声音效果,比喻的用法,展示、叙述和对话间的关系,都是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1、声音效果
文章是有声音的,写出来的东西不只是讲故事那么简单。
在一些各大网络平台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美文。所谓美文并不是说它用了多么华丽的词藻,只是阅读起来顺口舒适。像棉花糖一样入口即溶,轻松消化。读出来就会发现像优美的旋律,余音绕梁。美文之所以美,就是因为从不啰嗦,文中每一个字都有每一个字的用途。古人云:“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写文也是这个理。
这一点在某圈一次公开课上舒明月老师也提到过,当时舒老师问了一个简单而又直接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做微信公众号,平台需要的是点击率,当然人们点开就算一次。可你是希望别人点开一次不读完就放弃,还是希望别人阅读一次后还想再读第二第三次呢?” 如果写出来的文就像绕口令一样,根本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去读。两盘同价的菜肴,一盘劲道适中,一盘生硬难咽,你选哪样?所以文章声音效果决定了读者愿不愿意继续读下去。
说白了声音效果就是读出来不绕口,简单明了。当写出来一篇文或是一段文字后,我们要先读出来。可以自己读还可以找人读,把认为拗口的地方多加修改,平实多读散文与诗歌对这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2、比喻的用法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修辞手法,其中比喻是排在第一位。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同时这两件事物在其他方面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比喻。分为明喻和隐喻。小的时候区分明喻和隐喻,就是看句子里有没有“像”字。
比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能体会文中要表达的内容,加深印象。要注意比喻的合理,你想表达褒义,结果比喻出来的意思成了贬义,那可就糗大了。比喻还要具体到内容,如果比喻的抽象模糊,加的可就是负分而不是印象了。
比喻虽好可是也不能过度使用,它会放慢文本的速度。饭吃七分饱即可,多吃会撑的胃难受,导致消化不良。有得有失,懂得取舍才是好的。
3、展示、叙述和对话间的关系
当一段文字进入眼帘,所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某一个场景又或是某一个人的衣着,能清楚看到人物的表情,这就是展示。它的出现可以把读者轻松的带进文中,时刻牵动着读者的心。
叙和述都是说的意思,叙述就是要交待清楚文中人物活动和事物变化的过程。如果说展示可以让读者看到文中人物的长相与表情变化,那叙述可以让读者清楚人物的心里活动。
对话很简单就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而已。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却不能说。写文也是一样,过于俗套的对话,泄露天机的对话和隐晦的对话都不能说。
比如一篇文中出现“你好!”
“你好!”
“吃了吗?”
“吃了,你呢?”------
像这种没有任何营养的俗套对话就可以直接删除,除非它是一条暗线,对后面的内容有暗指的作用。
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能展示出来就千万不要用对话表达出来。这种泄露天机的对话,读者只能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却没有办法深深的体会没有办法揪住读者的心,岂不是暴殄天物。
一个人越神秘别人就越好奇,然而如果对话很流利也很恰当,可读者就是不清楚是谁在说话,这种神秘感还有谁会喜欢,还有谁会愿意深究。
展示、叙述和对话都是文中不可缺的一部分。龙生九子,个个不同。它们是一奶同胞各有千秋,它们更像治疗不同病症的药丸。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再好的灵丹如若一口气全吞了,定会适得其反。
《写好前五页》就像一座桥梁,稳稳的搭在兴趣和实际之间。它更是一颗永不熄灭的夜明珠,照亮了原本漆黑的写文路,一步步引着人们前进。
PS:我在整理读书笔记时顺带码出来的,感恩自己能遇到《写好前五页》。是它帮助我跨进了码字的门槛,让我有了信心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