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五章

作者: 依然依米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06:51 被阅读13次

文|依然依米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五章

这一章标题是“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这个标题进入眼帘,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读者。我如果有小孩,我希望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读者。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急诊室相关的电视剧,里面女一说了一个观点,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职业,应该是希望自己能够献完自身献子孙的。所以我有时候也在想,以后判断某一事物或者习惯是否真的对我好,就应该问自己一句,如果我的孩子喜欢这个事物,或是有这个习惯,我会感到开心吗。

由此看来,我目前确实不是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因为如果我的孩子像我这样阅读,我肯定是不开心的。知错要改,现在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就特别小心和谨慎。这本书可以改变我从前的阅读观念,也可以修正我的错误方式,而且可以精进我的阅读水平及技能。如果我用好这本书,这部工具,后期肯定可以事半功倍,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做别的。

结合前面几章来看,这本书真的是循序渐进把我带入其中了。先从阅读的活力与艺术,再到阅读的各个层次,现在讲到怎样做个“高档的”读者。这里作者提出一个观点,我认为是一个观点,主动阅读的核心: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尝试去回答。

书中提到,只要是超越基础阅读的层次,阅读的技术就是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关于一本书,一定要提出的四个问题是: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

2.作者详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如果不明白前两个问题,那第三个问题就无从回答。如果前面三个问题没有弄清楚,第四个问题也无法客观回答,或者就算答了,也不符合实情。而且这四个问题也涵盖了阅读一本书必须了解的所有内容,想成为有自我要求的读者,这是必须练习的。提出问题,找寻答案,通过自己。

当然了,仅仅知道这四个问题还不够,还需要形成爱提问题的习惯,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要保持主动的阅读,不只是要有意愿,还需要有技巧——能够战胜最初觉得自己能力不足部分,进而自我提升的艺术。很多时候,我在遇到自己的短板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逃避,摆手摇头喊不会,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不会的依然不会,下一次短板依旧会出现,还会再次让我沮丧和自卑。

所以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特别感到安慰,因为我不会的,大家也是从不会到一点点会到。只是大家学习早一些,我后来也学习了。那在将来,我至少不会再遇见同样的短板,让自己一次次为其头疼。没准儿,“短板”还在心里嘲笑着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掌握方法,和获取方法的心态,也会成为我阅读本书的一大收获。

另一个小标题“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这部分主要讲了,提出问题,试着去回答问题,用笔写出言外之意。花钱买书仅仅只是拥有这本书的前奏而已,而把这书变成我自己的一部分才是真正拥有了它。在阅读时做笔记,第一可以让人变清醒,第二是一种思考,或表达,第三写出自己的收获,可以利于我记住作者的思想。

“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做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这是你对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在这儿我又要感叹一声了,作者️无时不在想尽办法,引导我们认真阅读,走心读,多思考,去跟作家“共情”。这真是极好的,一本书于细雨润物般带我进入了佳境。

做笔记可以帮助我阅读,在最后的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再在最前面写出全书的大纲,试着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来。这些可以测量对这本书是否全部了解,跟印章的形式表现不同,它表现出在思想上这本书是否真正属于我。

检视阅读中,要回答:1.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2.整本书在谈什么?3.作者是怎样的架构,来发展和陈述对主题的理解的?这是结构笔记。除此之外,还有概念笔记和辩证笔记。目前我不懂,什么时候懂了,我在慢慢消化吧。

培养阅读习惯: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去做的道理。习惯养成之后,阅读能力和速度会有很大不同。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因为在之前的几章都已提到了一些技巧和实用性的规则。并且,通过主动训练,可以更快拥有。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五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w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