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鲁工业大学每天写1000字
张茂金:真善美的错位——假美学的真,与真美学的假

张茂金:真善美的错位——假美学的真,与真美学的假

作者: 嘉会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1:55 被阅读25次

    作者:张茂金           来源:嘉会读书

    编者按: 看到作者说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很多人颇为讶异。一个工科毕业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且源于一次给任课老师上课捣乱被约谈,得知自己“适合学哲学”,这本身就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也因此,耿光连老师成了他永远也忘不了的大学老师!做老师当如耿老师!这篇文章,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在与大家谈心。

    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无时不刻不在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作出解释。比如,你为什么要上学?他今天为什么不喜欢我写的文章?等等。

    但是,同样用的是问号,在心理学上却不能都算作问问题。比如:“你叫什么名字?”和“你写文章,为什么用了张三文章的题目和抄袭了李四文章的内容?”这两个问题,在心理学上性质就完全不同。

    “名字的问题”,在心理学上不被算作一个问题,因为它是凭借从记忆中“检索”来获得答案的。如果让我回答“又抄题目又抄内容”的问题,我却无法从记忆中找到答案,那就要对我的行为进行归因。

    归因(causal attribution),是指“原因归属”,也就是将行为或事件的结果归属于某种原因。通俗地说,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面对一种结果,往往有多种可能的候选原因,到底哪一种是造成该结果的原因,这就需要通过比较、推断,最后做出决策,从中选出一种或几种因素作为该结果的原因。

    作为一个“以美学家自居的心理咨询师”,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答案可能很简单,那就是“于明梓老师让我写的”。这个答案是我从记忆里“检索”出来的呢?还是“决策”的结果呢?

    作为一个自以为智力正常的人,我认为于老师让我写文章,应该是不会让我发表“除了同行谁都不看”的学术专著,而恰恰应该是让我谈一些对学校里面的师弟师妹们有用的东西。

    但是,我毕竟是在学科和专业都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跟大家谈心,那么问题来了,是谈“除了同行谁都不看”的有用,还是谈“大家喜闻乐见”的有用呢?

    当“除了同行谁都不看”与“大家喜闻乐见”发生了冲突,该如何抉择呢?这就引出了真善美的错位问题。

    “美”的问题,是一个人人都离不了的问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西方,柏拉图第一个在哲学高度谈论“美”,他在《大希庇阿斯》篇里面第一次区分了“美的事物”和“美本身”,但是,他还没能说出所以然来。

    打个比方,当我见到美女怦然心动的时候,柏拉图用一种“我无法辩驳的论证”告诉了我,“怦然心动”不在于“小姐姐、大长腿”,而在于“美女”有了一个叫“美本身”的东西。

    但是,“怦然心动”确实是因为我受了“刺激”,“怦然心动”确实是对刺激的“反应”,而这个刺激却来自一个“无法通过观察得到”的“刺激源”。无法通过观察得到,那“怦然心动”不就是活见鬼吗?但是到了一七若干年,“活见鬼”竟然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那就是“美学”。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审美活动是通过想象来获得情感的替代性满足,从而架起真和善的桥梁。

    “活见鬼”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说我吧,当我见到美女的时候,智商必然是要下降的,做事也必然是会出错的,“非礼勿视”的圣人教诲也是必然不会遵守的。即,这里有了一个能够对认知、目的和规则都产生影响的因素,而且这个影响因素很可能大到让人将认知、目的和规则都抛到九霄云外。

    “活见鬼”在其他一些方面,对人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医院的某些场所。这些场所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不愿意去,甚至一提到都会瘆得慌。可是,这里的空气不是以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这里的建筑不是由砖瓦、水泥、木材、金属建造的?还是这里的仪器设备无法达到相应的工作要求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区别于“认识”(真)不在于回答“是不是”的领域;同时也区别于“功利”(善)不在于回答“能不能”的领域。而这个领域会让你努力趋近或者努力远离什么。

    对于美女,我心向往之,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而有些“变态”宁肯冒着被打、被骂,甚至被治安处罚的代价,也要多看几眼。既然美“女”对他们的影响那么大,那他们买一本《正常人体解剖学》随便看就是了!我们没有听说谁读课本被治安处罚吧。

    但是,谁也知道,哪怕是大美“女”,上了课本也没“意思”了。而在某些岗位工作的人,他们在经历一个特殊的阶段以后,也“都一样”了。

    在人的实际生活当中,“重复性”是对“活见鬼”的消解。

    当一门门学科从哲学里分化出来,我们就逐渐有了“专业”这个说法。也就是说,这是一门“需要专门学习才能掌握”的“业”。这个“需要专门学习才能掌握”的“业”是什么?我们用黑格尔在《小逻辑》里面的例子看一下。

    黑格尔说,我们没有一个人是通过读了《消化学》来学会吃饭的,谁要说他是捧着《消化学》才学会了咀嚼、吞咽、吸收、排泄,那一定是滑天下之大稽。那“吃饭与消化学”是什么关系?消化学都学什么?学了那些有什么用?对美女怦然心动和对消化学奋斗终生的两类人哪个更多?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那为什么对于我们真的有用的东西,以至于一部分人,要以毕生的奋斗来获的东西,并非大家喜闻乐见的呢?那就涉及“记忆”和“决策”之间的关系了。

    人的思维,分为“启发式”和“系统分析式”两种。“启发式”思维,就是记忆里面的旧东西发生了新联系,并伴随情感体验。“系统分析式”思维可以理解成“像课本一样思考”。

    当我说一样东西,要引起大家的共鸣,我只能讲和大家脑子里差不多的内容。而每个人的经历又不相同,每个人脑子里的信息各异,那什么东西是每个人脑子里差不多的内容?那就要看,人心里具有“人类性”的成分了。而这种成分是什么?那就是情感。

    人类的情感一共就那么几类,每一类情感也就那么一些词汇来形容。所以,当我把一个“事实”用摹状词来“描述”的时候,共鸣就产生了。

    比如,当更年期的母亲为青春期的孩子苦恼而求助时,我可以跟她说“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呀”,大家也往往会很不自觉地认可我的说法,也会和我共鸣。

    可问题在于,如果我不这么说,难道他之前还认可“要和孩子成为敌人”吗?“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是“真”(大家一般不会反驳),但是,我所用的摹状词并不是服务于审美活动,而是服务于想摆脱苦恼的母亲的现实的功利活动。所以是“假美学”的“真”。

    你为什么要上学?这个问题,可以用摹状词来回答,也可以用“客观事实”来回答。最客观的事实,那就是“上学前的想法和上学后的想法不同”(如果上不上学的想法一样,那岂不是上了也是白上吗?)也就是说减少了“原来的某些行为(想是一种内隐行为)”。减少某些行为,在心理学上就是“惩罚”。

    尽管一个人未必相信他来到世界上是为了赎他的原罪,但是,学习确实是一个带有惩罚性质的过程,学习并不是一个“唯快乐论”的过程。上学的目的,就是要对事情做出符合规律的归因。但是,痛苦的结果,却可以带给我们审美的感受。

    比如,读了“电视剧学”的人,拍电视剧(真美学)时,为了情感的融贯性往往运用与事实存在冲突的情节,但我们并不追究客观的事实或规律如何(假)。所以是“真美学”的“假”。

    我们读自己大学的专业,只要别太糊弄,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还是能正常区分“真不真”的。而当我们的视野跨出自己的专业之外(比如非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当了家长需要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真善美的错位就体现出来了。面对一个自己可能只经历一次的领域(无法经历大量重复的领域),“美”往往就越位了(日常生活审美化)。

    可“美的规律”毕竟是“非具体功利领域”的规律,在日常的功利生活中,谁来保证“感受符合规律”?除了寄托于运气,就只能寄托于自觉地识别“审美感受”和“科学规律”了。

    在实际的心理咨询当中,前来的求助者,往往是对“伪心理学”有着长期接触和深入研究者。他们或“觉得有道理”而拒绝学习规律,或“凭着内心感受”而长期执迷不悟,待到“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面向规律。

    有些案例,被“伪心理学”害得简直触目惊心。“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现在美学当中比较热的一个论点,这个命题大概有五个意思,可以明确本文采用的意思当中,有意避开了朱光潜的“人生的艺术化”的用法,有意地偏重于这么一种意思。举例说明:你病了,你吃药怕苦、打针怕疼,也不看医学书从书上寻求疗养方法;而选择了去网上“娱乐版块”寻求灵丹妙药,最终将自己的病情贻误。

    一个人即使拼命学习,也仅仅能掌握个别专业。而一个个专业分化出来,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有用处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再拼命学习,也必然面临“对自己有用,且无法用观察获得规律”的领域。“泛审美化”地看待问题,是学弟学妹逃不出去的必然;而对于老师们来说呢,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只要不改行这辈子就OK了,泛就泛吧。

    因一直在删减篇幅,写得有点乱,希望大家能明白我要谈什么!

    相约读书,一起写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茂金:真善美的错位——假美学的真,与真美学的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x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