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曾子曰:“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曾子:孔子晚年弟子,全名曾参,著有《大学》。
三省吾身:自省、反省。三省有两种解释,一是省察三次,一是省察三事。
忠:指对人对事无不尽心的态度。
信: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传不习:有两种解释,一是老师教给自己的学问有没有练习,二是自己教给别人的东西有没有做到。
道千乘之国:“道”是领导的意思。千乘之国,指相对比较大的国家。
敬事而信:“敬事”,能够专心认真的做一件事,“信”就是守信。
节用而爱人:勤俭节约,又有爱人的信念。
使民以时:“时”指的农时。用到百姓时不要占用农时。
孔子虽然常说曾子愚笨,但曾子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金句大王,这句“吾日三省吾身”可以这样理解:
曾子说:“我每天会经常反省自己。为人做事情,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相处,有没有真心实意?我教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在使用吗?”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曾子是一个能够鞭策自己的狠人,他的思想用我们熟悉的词,叫批判性思维。
通过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来获取成功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熟知的曾国藩,他通过写日记反思自己的得失,最终为师、为将、为相。
曾子反思的主要有三方面,“为人谋而不忠乎”讲的是事业,“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讲的是人际关系,“传不习乎”讲的是修养。
对事业要尽心竭力,不要老想着在工作中赚取更多的“租”,而要多思考如何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一个人想要守信用其实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尤其对于爱面子的人来说,有些不想做的事还是会答应,然后再找借口推掉。有的人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胡乱答应下来,最后做不到。
再有,就是有些人做事往往使用双重标准,觉得自己做到了,可是对方觉得没做到,比如很多父母常常这样。这些都是很消耗自己的行为,时间长了,信用也就没有了。
所以,应该常常反思,有节制地承诺。
王阳明有一部著作叫《传习录》,核心思想是一个人要做到身心合一,人应当常常反思,自己想的、说的和信的、做的是不是一致的,我们教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信吗?
到这里,曾子讲的都是个人向内的修养。那么,我们修行的学问应该如何向外使用呢?
孔子说:“领导一个能出千乘兵车的大国,做事情时要谨慎专一、讲求诚信,要节省开支用度、爱护人民,使用民力的时候要注意避开农忙的时间。”
我们领导一个国家的机会可能很小,但总是有机会运营或领导一个团队的,孔子这里就是教导我们领导的德行和修养。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需要有敬畏之心,不能把它当成儿戏,要么不做,做就要尽心竭力的去做。当我们身为领导时,更要身先士卒,取得其他人的信任。
对于公共的资源,应该节约有度的使用,不要铺张浪费,多考虑他人的感受,更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责备别人。
现在我们对私人空间越来越重视,不止是对待员工,就算是对待家人、朋友也要充分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要凭自己想法就不顾一切的入侵别人的边界。
当然,自己也好学会守护好自己的边界,不要轻易让人突破,不然很容易成为习惯,尤其是关系要好的人。
祝夏安。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
[2]钱穆,《论语新解》
[3]靳大成,得到APP课程《论语通读》
[4]樊登,樊登读书APP课程《樊登讲论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