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八次游泳,因为距离上一次游泳时间有些长,进入泳池先将之前练习的动作都做一遍复习一了下。
在复习完成之后,开始了真正抬头练习,毕竟看视频学的再好,却做不到,就不算真正的学会。
我开始尝试按照视频里看到的内容去做,发现手划水提供的升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上半身露出水面,这让我有些难受,说明自己手划水的动作不够标准。
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有些不开心,我扶着泳池边缘休息了一会,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在情绪平稳之后,我开始将之前有节奏的蛙泳动作连接起来,让自己找到一些自信,在做了几个来回,都能够顺利完成之后,我好像找回一点感觉了。
在继续这么游的过程中,我尝试闭着眼睛,去感受自己的动作,让自己的动作慢下来,我发现了一股升力,这并不是手划水带来的,而是在脚蹬完腿之后整个人不动出现的。
这一瞬间我好像抓到一个救命稻草一般,我开始放慢自己动作频率,这种升力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感觉越来越明显。
我好像知道如何去将头抬出水面了。
于是开始放慢自己的节奏,开始进行抬头练习。
为什么不是抬头换气呢?
因为抬头和换气是两个动作,作为初学者,我无法兼顾这两个动作,只能是练会一个,继续下一个,就像刚开始学游泳,手划水和脚蹬腿是分别练习的。
我开始一遍遍练习抬头,将抬头纳入到整个蛙泳的节奏中去。
这次练习,同事说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游泳是凭感觉去游的,我深表同意。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游泳不再需要注意力关注,不就是在凭借身体的感觉去游泳吗。
所以我想将抬头这个动作做成一个习惯动作。
在这次练习抬头过程中,我注意到,脚蹬腿做的不好,导致前进的动力不足,于是还没有等身体漂浮一段时间,就着急用手划水,而用手划水时,头就更抬不起来。
也就是说,我要关注脚蹬腿的质量,如果脚蹬腿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那么我的手就不用那么快去划水,等待身体漂浮起来,然后顺势抬头。
后来也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我更加关注蹬腿的效率,我就能够比较淡定的等待自己身体浮起来。
一句话总结:问题的解决办法,有可能在别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