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语言
我的初印象:诗在我心中就是最美、最烂漫的语言。正因为如此,诗歌对于语言的要求也是极高的,不仅要恰到好处的用词,还有韵律、平仄…
作者的观点:诗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私人语言”,一个是“公共语言”。前者指跟我们的个人情感、个人经验、个人经历、个人生活、个人态度密切相关的话语;后者指的是陈词滥调,温和点说就是“熟词”。
真正的现代诗有自己的逻辑,不按照散文的分行逻辑和“公共语言”的使用习惯来进行分割。优秀的现代诗,要运用精粹的“私人语言”和优质的隐喻来推进。
我的思考:诗包括古体诗和现代诗,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现代诗和古体诗各有侧重,相较于形式和韵律,现代诗更强调语言的运用。
词语的魔法
我的初印象:词语相对于纯文字,可能它更强调的是凝练和概括性。它的魅力大概在于展现出了文字的表现力和张力。
作者的观点:词语的魔法更多地体现在不同语境下的张力和延展性。尤其是把完全不同的两个词通过某种关系连接在一起时,它会迸发出美妙的感觉。
我的思考:词语的魔法不单单指词语本身所具有的含义,更多的是与不同的情景或者不相关联的词相结合后所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能指”和“所指”
我的初印象:“能指”是具像,“所指”是意像吗?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能指”就是能够指代什么,具有随意性;“所指”就是所指代的是什么,具有针对性。
作者的观点:“能指”和“所指”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专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里首先提出的。简单讲,“能指”,是字符及发音(索绪尔强调其发音);“所指”,是某物/概念。
同样一个“字符/能指”,表达了各种各样的意思,“概念/所指”变化无穷。这样,语言的运用就显示出了极大的活性。就如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新意义,这也是写诗时要寻找的新意义。
我的思考:看来我的理解偏颇了,现在我更愿意用普遍性和特殊性来理解这两个词。“能指”强调的是特殊性,即具像的物;“所指”强调的是普遍性,具有概括性。例如水果能指苹果、桃、梨…桃、梨、苹果所指的是水果。
感觉这样理解还是有点问题,怎么给绕进去了呢?从字面含义理解确实有点理不清。我觉得“能指”的有效性取决于“所指”所在情景的适应性。说白了就是一个词语在诗歌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表达不同的意思,但也要注意到它有一个限度。
距离的远近
我的初印象:距离的远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从这一讲的主题来理解的话,就是打破事物之间的物理界限,写作不设限。当然,距离的远近也可以代指写作视角。
作者的观点:远词与近词属于词语关系,同一属性的一般属于近词,反之则是远词。远词正是由于距离感,更容易产生诗意,更容易产生美。
诗的创作看起来是很复杂的,但如果找出关键词,并在它们之间建立有效联系,就会有特别效果。好的诗则是要跟诗人的思考、存在、直感以及对词语的斟酌、提炼结合在一起,才能创作出来。
我的思考:因为现在的很多词语已经被印象化了,想到莲花,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到菊花,花之隐逸者也…要想创作出更好的现代诗,当然不是要打破这些经过千百年来赋予植物的意象,而是要在更广的层面来建立联系,不能把我们的思维给局限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