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佛教的中观
佛陀既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家,说法五十年,核心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无我”两个字。既然是“无我”,那瞄准的对象就是“有我”。什么是“有我”?就是相信“我”,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的。我们对现象世界的认知,是通过感觉器官收集,并通过一个个刹那的接续反应,而在大脑中形成认知的,这让我们误以为,世界的真实面貌,就是我们在大脑中的反应,其实并不是我们觉知了世界,只是觉知到了自我的意识所反映出来的结果。这样就不难理解了~
有我——即是认为世界就是在自我的感觉器官里真实存在的那个对象
无我——即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不恒定的,因缘而生的,我们意识中的那个世界,只是这刹那间的觉知投射。既非空虚,亦非实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无我”的“无”,不是“没有”或者“不存在”的意思,只是借用一个“无”,来对应“有我”的“有”,并不是“有”的对立面。如果一定要设立一个“有我”的对立面,那就是——“虚无”,即全盘否定自我的感觉器官对世界的认知,认为世界的一切,皆是欺骗眼睛的幻象。“无我”即是佛教的世界观——中观。
中观的态度是——万事万物皆彼此依存,因缘而生。无不处于“成,住,坏,空”的流动循环之中。如果将“有我”标记为A点,将“虚无”标记为B点,将A点与B点之间连线,那么“中观(无我)”的位置,就在两点的连线之间。即非“实用主义”,也非“虚无主义”。就像庄子的理论——“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打个比方,好像我们在看电影,如果我们当下相信电影中的灾难场景是现场真实发生的,那么必然会吓得情绪失控,转身就逃走。而如果我们一直不断提醒自己,不断念叨“全是假的,全是假的。。。。。”那么这部电影我们会觉得味同嚼蜡,完全失去看电影的乐趣。所以,我们在看电影时,不自觉地采取了中观,即相信情节不是真实发生,又在一定程度上代入了自我的觉知,引导自己暂且代入情节。如果将“绝对相信”设为A点,“绝对不相信”设为B点,那么我们此刻就在A点B点的连线之间。
如此说来,好像我们只有在看电影时,才更接近彻底的觉悟。世间亦有“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说法,于此相当的类似。可见“人人皆有佛性”。“理智”地与理智保持距离,“无意识”地意识到自己的无意识。
设想一下,电影院里,站在银幕前向观众席上看去——呀,不得了!满眼皆是肉身菩萨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