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居家隔离,别看朋友圈有发美食的,有发布艺的,有刺绣的,有健身的,好像大家过得充实和快乐,其实每个人的心情都不好。
国难当头,同胞在痛苦中煎熬,一线扛疫战士和病毒做殊死博弈,全国城乡一片空寂,没有谁的心理强大到置之度外。
小区门禁很严,出入登记,测体温,禁止外来人员。尽管和老母亲住处隔得并不远,但是,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东西送到门口,打个招呼就走,幸亏老母亲身体好,自理没问题,平时就是打个电话报平安。
倒是我自己,陆陆续续,身体老是出状况,老毛病,备用药都有,我这人,工作起来啥都忘了,身体反而好,就怕生活中出啥事,压力一大,准出状况 。
一开始,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疫情通报。后来就不看了,每天都落泪,每天都为他们痛惜心痛,这场瘟疫的惨烈,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承受力。
我们区也派出医务人员前往武汉,从前线传回来的图文,都是阳光和快乐的,这宽慰了家乡人们的心。让我们看到,扛疫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疫情结束有了希望。
我们当然知道,这些逆行者不想让大家担忧。实际的工作是危险和超负荷的。
山东人个性豪爽,不愿意表现柔情和软弱,一名护士在视屏通话里,向自己的老公提了一个小小的请求:扛疫归来,老公要给自己买一个大大的钻戒。老公忙忙答应:一定买,买一个大的。
这就是憨厚的山东人, 连如此的深情,都表达得这么朴实!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她这个小小的要求,我就流泪。一个妻子,一位母亲,一个弱女子,在前线,抵挡病毒的侵袭,为感染者带去希望,为我们筑起防护墙,而,我们,只能在家里,想着今天吃点什么,看点啥节目,简直太奢侈了。
一些防疫工作,单位安排年轻人去做,我们只有在家配合,心里感激又愧疚。
先生尽管身体不好,但一直坚持在小区担任疫情劝诫员。我们一家三口,通过不同的渠道,捐款扛疫。单位号召,我们参加,也通过支付宝捐款,有些文学社团也搞募捐,我们都参加了,钱虽有限,但只要热心人号召,我们都积极支持。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感到,尽管我们没在疫区,同胞情谊,虽千里迢递,而感同身受,与子偕行,患难与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