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时间管理”,我心里充满了自责。每天下班后,漫无目的的刷着微信朋友圈,心存侥幸期待着什么,来填补空虚的内心。如果期待没得到满足,内心会烦躁不安;如果得到了些许安慰,又在思考:这难道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嘛!曾经那个天不怕地不怕,有骨子拼劲儿的我,哪去了!这是一种真实的状态,常常处于矛盾状态下的我,内心非常愧疚。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可我告诉自己:不要认输,困难确实存在,但是我能克服。要乐观一点,再大的挫败,也不要践踏自己的生命,糟蹋自己的时间。于是,我要寻找精神支撑,控制欲望,寻找目标,并进行时间管理。也许,不能一下解决目前的问题,但是我要让自己的认知进行成长,也希望帮助到更多的朋友。
之前读过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回忆书中的内容:主要是告诉我们把手头的事情,按照紧急程度不同,分成四类。然后先去做“紧急重要”的事情 ......这确实对我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而这本《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在“时间管理”的认知上给了我启发。下面就一起学习一下这本书!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博恩.崔西,他是美国首屈一指的个人成长领域的权威,写了很多书,主要在成功学,潜能开发,销售策略方面有很丰富的建树。每年在全球各地都要进行演讲,一年的听众都要40万到50万之多。他是非常勤奋有名的大卡.
来自百度比尔盖茨说:博恩.崔西不仅教会我们如何销售,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思考;通用电气的前CEO杰克韦尔奇:在销售这个领域,我没见过博恩.崔西这么丰富的思想;戴尔公司的CEO迈克尔戴尔:博恩.崔西让我了解到什么是追求卓越,他告诉我如何去做一个有智慧有灵魂有方法的领导者. 总之,有很多世界级的商业领袖都接受过他的管理培训,并愿意给他背书。可见,他在成功学,管理学,个人成长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本书是博恩.崔西25年来为超过500家企业提供管理和咨询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可以说是他“个人教学”领域历经20年的研究和教学成果,揭示了一个全面的时间管理体系,告诉你获得更高生产力,赚取更多财富和提高生活满意度的秘诀。
通过这本书我们要了解三个问题:
第一: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与其他时间管理课有什么差别?
第二:这本书认为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三:怎么样建立更加科学的时间观?
第一个问题: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与其他时间管理课的差别.
先来看两个其他时间管理方法:GTD时间管理法。当我们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有一个标准流程去处理,这样就能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而“番茄工作法”提到的是我们在工作中很容易被打断或难以集中注意力,那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番茄工作法”教你怎样在一段时间内高效专注的工作。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有什么不一样呢?首先博恩.崔西认为时间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方法,而是一系列能力综合培养的结果.时间管理不是一个方法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问题。你首先要相信自己应该并能够提高时间管理的效率。有些人认为进行时间管理,会让自己充满计划性,很古板或充满条条框框,会很担心失去自我,如果有这样的心理误区,不去打破,那就很难深入的学习时间管理.所以要学习时间管理,要建立正确的心理认知.其次,有了这样的心理认知,还要进行一系列能力的培养。比如制定目标的能力,自定计划的能力,培养良好工作习惯的能力,以及处理多任务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和我们时间管理的能力密切相关。只有把这些能力都掌握了以后,才能是真正具备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所以,在博恩.崔西时间管理看来时间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系列能力的综合结果。其次,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还有一个特点:它不把时间管理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讨论,而是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场景化拿来讨论,看看哪些方面让你效率低下。比如开会浪费时间是一个问题,打断工作思路浪费时间是一个问题,有紧急情况要处理不能按计划进行,等等。类似我们生活中常见问题场景,博恩.崔西给了你解决方案。所以他不是把时间管理当一个问题处理,而是分场景处理。以上都是这本书的特点,而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是上述如何培养能力的方面,而是它对时间管理提出的哲学思考,它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间管理最大的错误或是误区是什么?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前面我们讲,时间管理都是如何提高效率,我们要更好的组织会议,更好的安排一个工作。第二个问题:博恩.崔西认为,不是我们没有掌握工作中的方法,而是我们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如果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才是时间管理最大的问题。
比如你可能开始了一个错误的工作,或开始了一段错误的感情。你在上面党务的时间,远远要长于你不懂时间管理技巧的时间多.很多人一方面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另一方面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成长和快乐。可是还没有勇气离开。不满现状,又沉溺于现状。这其实让我们浪费了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和年华。对时间管理的首要职责是选择自己热爱又适合自己的工作。怎么才能发现自己是不是热爱或是喜欢这个工作呢?作者说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想象现在你已经很富有了,财务自由了,不需要通过工作来赚钱了。那这个时候你对你现在的工作和事业有没有想改变的地方.也就是说一旦你有钱了,你就不想干现在的工作了,而是想换一个工作。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你现在做的事情是错误的工作。因为很可能是因为每个月要养活自己,要赚钱才做现在的事情,那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浪费时间。反过来,如果你要找到自己热爱,并适合的工作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你的感受不是说你想把这个事做好,而你是非常羡慕在这个领域做的很好的人,把那些顶级人才做的方法进行研究去琢磨,帮助自己成长。如果你想要超越这个领域中优秀人才的欲望都没有,那就说明这个事不是属于你的好工作。因此,你每天的工作很有创造力,很有挑战性,恨不得早早的投入工作,下班后,又恋恋不舍,那你就找对感觉了。作者说真正热爱工作的人,工作的时候都是这样的状态。
同样的道理,在感情方面也一样。我们人生中最浪费时间和生命的事情就是投入到一段错误的感情中。你会在身边看到年纪轻轻就结了婚,却年复一年忍受这不开心的生活,并不快乐的婚姻。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要继续这样的感情。这些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和经历,是对时间最大的浪费。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感情是什么?“感情”这个词我们从小就在提,似乎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是感情。作者看来,感情的价值就是让我们过的比现在更快乐。如果你拥有一段感情,但是没有比过去更快乐,那么你对这段感情的投入很可能是失败的。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以某种方式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变的更幸福。而对一段感情的选择,应该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在感情上做一个正确的决定,其实,要比其他事情上的决定带来的影响都要大的多。而反过来讲,而对感情做出一段错误的决定,那也会比其他所有的决定产生负面影响大的多。如果我们想不明白现在的工作和感情是否适合自己,那我们就去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假如一切从零开始,假如我们没有投入到这段感情,或者我们没有找这份工作,现在的我还会在做同样的决定吗?提出这个问题,并思考这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困难的问题,但是也可能是能改变我们一生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要从头开始,这是作者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建议,不过作者也发现,我们很多人即使发现并意识到了自己存在问题,有时候也很难去面对。为什么?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沉默成本”,所谓“沉默成本”就是我们已经花出去,但是没有办法找回来的成本。比如,一台机器,已经坏了,没法在修了,这个钱就是花出去的沉默成本;或者说我们看了一部电影,进入电影院后发现电影并不好看,而电影票没法退,这也是沉默成本。
同样,工作和婚姻中也有沉默成本,我们花了几个月,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一项工作或是一份感情中,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如果放弃这段感情,或是放弃这份工作会很浪费,而我们的未来又不确定,所以我们迟迟没有去改变。这就是,当我们已经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现状时,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的时候,却没有勇气做出改变的决定。不过作者说,我们没有勇气去改变,除了这个沉默成本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没有建立正确的时间观。什么是时间观呢?这就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的第三个话题。“时间观”这一概念,是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爱德华.班费尔德,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凡间的尘世》。这本书主要研究的问题是说:美国那些很有钱的人,他们成功致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这些因素中,哪些会让下一代比上一代更富有,说白了就是什么原因会让儿子比爸爸更有钱,班费尔德研究了很多因素。比如:教育的差别,智商的差别,甚至还有种族和个人性格的差别等等,他找了很多因素,把这些因素都分析了一圈之后,他发现这些因素都不能准确的预测这些结果。事实上,很多研究的结果还发现,并找到了反例:有不少人,他们具有一个或是多个优势,结果他们比他们爸妈,在同一时间段赚的钱还要少。这是很奇怪的事情,究竟什么原因让人变的更有钱呢?班费尔德继续找原因,最后,他发现一个真正能够预测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是否能够上升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时间观。所谓时间观是指:当我们做决定时候,会考虑到多久以后的事情。比如,你解决问题,只是应付眼前或是当下的事,那么你的时间观会可能比较短,如果你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会为长远的利益,比如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时候,那你的时间观,就比较长。时间观比较短的人,没法考虑长远的事情,而时间观长的人呢,对未来有更充裕的信心。所以,班费尔德说:成功的人都拥有较为长远的时间观,通常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作者博恩.崔西很多年前给一个土豪老板打工,这个老板很有钱,但是他是白手起家,在房地产领域打拼多年以后,拥有了超过5亿美元的资产,这个老板就告诉过博恩.崔西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那就是当你想要买一件东西的时候,你要想象一下,你将会拥有他二十年,如果你把它看成一个二十年的东西,你就会对自己当前的投资更加审慎。这个建议让作者意识到,从长远的视角去看问题,能够让眼前的决策更加清晰,作者认为这是他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建议之一。眼光越长远,就能够为未来的成就做出眼前的牺牲。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延迟满足。比如在英国的上流社会,就有这样的传统,一旦他们的子女出生之后,他们就会在牛津剑桥大学给他们的孩子报名,即使十八或二十年后,他们没有去上这样的大学,他们也会去为子女填写申请表,把整个流程走完。就好像是孩子下一学期就要入学一样。这就是他们一种长远时间观的表现。反过来,那些深处社会金字塔低端的人,可能就是面临着让人绝望的酒精和毒品,在他们的世界里,时间的边界不超过1个小时。只够喝一杯酒或是解一次毒瘾,除了眼前的需求,没有考虑更多的事情。我们赚钱也是一样,有人做小时工,考虑的是1-2个小时的获得的收入,工薪阶层大概是1个月的时间观,如果你是一个极其富有的人,你的收入布局往往不是以小时或月来计算,可能是以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单位,积累长期的财富。这就是时间观不同,带来的财务不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美国,很多家长就会在孩子出生后,就会开通一个大学储备金的账户,他们会定期给账户里面存钱,持续多年,给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同时,作者也认为在美国,医生之所以有令人羡慕的生活条件,社会地位,那是因为一个最普通的的医生,也要付出长达12年的辛苦和牺牲,才有可能来赚这个钱,没有一个长远时间观的人,是做不了这样的事情的。所以,作者说,当我们为自己的生活或目标,做出重大的决策的时候。我们应该问问自己,这件事情我们考虑了有多远。我们的答案造就了我们的未来。比如同样一段时间,你选择读一本书,上一门有价值的课,这些可能对你未来的事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你用这段时间看看电视,或是听听新闻,或是喝喝咖啡,可能对你的未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作者说:记住,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我们选择为未来的长远负责,还是选择只对眼前的愉悦负责,这差别很大。不过仅仅拥有了更长远的时间观还不够,还要有更具体的方法来支持我们。比如,我们工作已经很忙了,没有办法来思考这些事情,怎么办?作者提出了很重要的两个建议供我们参考:第一个建议是像花钱一样花时间,也就是说像对待金钱一样来对待我们的时间。我们根据自己的时薪来分配任务,比如对你而言,每年目标工作2000个小时,赚5万块钱。那么你的时薪就是25元每小时,所以你应该把你的工作交给时薪小于25元每小时的人来做,即使你做的比他还要好。这个方法背后的原理叫做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提出的。这个理论原理是分析国际贸易之间的策略,比如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就很有优势,那么你就应该集中精力做相对有优势的事情。作者把这一概念进一步隐身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认为我们应该把工作分派和外包给工资低或者对工资要求低的人来做。比如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花时间在洗车买菜,去洗衣店拿衣服这一的事情,你完全可以交给助理或是保姆阿姨来做,这样一个小时20元钱,你买来的时间就是你节约的时间。你花钱买来的时间,就是你能够投入到长远的时间观理念下,指引你要去做的事情。你可以用来去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去认识重要的人,懂得花钱去购买时间,让你能够有精力投入到能够长期有价值的事情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事实上,我们把时间花在个人成长的事情上来,是最有价值的。比如,如果你在工作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技能,或者在市场需求的领域有自己的读到见解,那么很可能你会把这件事把自己的事情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往前可能要跳跃五年,而这样做就可能是长远价值观的表现。这就是作者交给我们的第一个方法。像花钱一样花时间。第二个方法呢就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取悦自己,事实上我们没有办法长期拥有一个价值观,因为我们总是会顾及到别人的想法。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甚至有时为了迎合别人的需求,而忽略了长期更重要的事情。作者说: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取悦自己,取悦自己最起码你自己能开心。心理学家卡尔 .罗杰斯定义过一个叫全功能的人这一概念,他说一个人不会特别受到别人观点的影响,一个成熟的发展健全的成年人,会考虑别人的观点喜恶,可他们仍然会以自己的方式,做出自己的决定。可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担心自己做了以后别人是不是会不开心。其实别人根本没有在意你,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去管你的时间或是行为。就是有一些人在关注你,你也应该做让自己喜欢,从长期来看是让自己真正幸福的事情。那具体怎么做呢?作者说你可问自己四个问题,来让自己更好的想明白这件事:我在生活中多做一些或是少做一些什么事,能让自己生活质量更加提升?其实我们生活质量的现状时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要想明白那些事情要多做,那些事情要少做,你可能得到的答案是我需要更多的时间陪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身上,第二个问题就是:我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应该去做那些我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世界那么大,都说想要去看看,可是事实上,没几个人真的出去了?我们那些想做甚至没有做的事情,往往对我们来说更加重要?然后再问自己第三个问题,如果我想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事情,我必须放弃那些事情?没有舍弃就没有获得,想一想对我们而言哪些事情是对我们并不重要的事情,哪些事情是真正有价值的。最后呢,第四个问题:这个问题就不是问我们自己了,需要问我们的亲人,比如问我们的孩子,配偶或者父母,把他们拉到一起坐下,问他们:你们希望我多做一点什么事情,少做点什么事情。希望我开始做什么事情,希望我不要在做什么事情,身边的亲人对我们的想法和意见,对我们的幸福感会有很大的影响。想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就能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工作和家庭。事实上,对工作和家庭投入的时间,是两种不同的时间。对工作而言,要把最重要的时间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而对家庭关系而言,时间的数量反而更为重要。你需要有比较长的不被打断的时间,比如每次和家人相处的时候,至少要有30分钟或是60分钟,甚至2个小时的时间,这样才会让彼此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发展。作者说我们很难在一个仓猝短暂的或是零碎的时间中,就建立了重要的感情关系。而这种关系对我们人生的幸福至关重要。因此你需要更多的时间在它们身上。以上内容就是博恩 .崔西时间管理课的重要内容。
我们回顾一下全书,这本书的核心目标呢,可以用两句话来说:第一:时间管理的目标,就是用更快的速度,完成更多的工作。第二:完成的工作应该是建立在长久的时间观基础上,给我们带来长久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只不过,首选要完成这两个目标,不是去学习更好的方法和技巧,而是能够避免去做出错误的选择,比如一个错误的工作,一段错误的感情,如果我们在错误的道理上行走,那么时间管理的技巧越多,就越是南辕北辙,真正我们需要投入时间的事情,是那些符合长远时间观的领域,比如我们以十年二十年的视角,来审视今天的工作和感情时,就能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最后梳理一下关于时间管理这个话题。对时间管理的研究可以分成两个流派:一个流派是叫高效流派,就像我们提到的博恩 .崔西的时间管理课,GTD,番茄工作法。它们的理念是用更快的效率完成更多的工作。也就是说通过高效率实现慢生活。这是他们的核心理念。这个流派的方法是让我体会哪些方法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从而实现高效。不过时间管理还有另一个流派。那就是精要流派,这个流派就是以:我为什么要做那么多事呢?我们是要做更少更重要的事情。这才是管理时间,比如精要主义,里面说简单思考,都是在这样哲学思考下的。高效派和精要派不是互不相容的,并不是说高效,就不重视精要,要精要而不提升效率,他们两者是相互融合的,只不过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对一个时间管理的初学者而言,建议从更高效完成工作像GTD,番茄工作法,和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入门学习,就很合适。毕竟要掌握一个高速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不过,当你熟练的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之后,就可以学习精要这个领域的方法。而这个时候,因为你能力强,把全部的工作都交给你完成,你就进入越忙越无法跳出的怪圈,这个时候精要主义的理念,就能帮助我们应对这个问题。
“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且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24小时,就放在你我的面前,如何度过,只有我们自己可以操控。希望在这本书中,你我能够得到启发,让自己的时间有效利用,让自己的人生每一天充满快乐,富有意义。
曾经一位高管面试我:她问我,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回答的是:希望自己的每一天,能过的更有意义。事实上,我也是这样做的。只是现在出现了“卡碟”,梳理过后,一切都会好起来。因为目前的一切外在境况,都是顺利的。是自己的内在原因出了问题。需要提高自己的内部认知,让自己平静而成熟的处理问题,用长远的时间观念看待问题。
加油,南希!美好的未来,在向你招手,别被自己内心困住,站起了!迎它而去,因为你已经很优秀.....
本文大部分观点来自《成甲-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
很希望认识价值观相同的小伙伴共同成长,如果你爱阅读,爱旅游,爱生活,请加我微信:58081614
来自百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