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笔记三

《中庸》笔记三

作者: 端塔玛 | 来源:发表于2020-02-19 06:47 被阅读0次

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文贪武乱。

3.宋代,学校兴起,书院林立,尊孔敬儒。(佛教与道教同时发挥了很大的影响,有完备的思辩哲学思维,有神秘的吸引力)

4.儒家:接地气,直观。

5.援佛入儒,援道入儒,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兴起以己见解经的时代,时事造英雄(王安石精功心学,为理学垫定基础→周敦颐,理学奠基人,《太极图说》→张载,关学学派创始人,横渠先生,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程颐程灏→南宋朱熹,熟悉佛与道,《四书集注》,南宋理宗开始作为科举教材。)

6.华严宗,禅宗对儒学影响很大。

7.为什么写《中庸》?子思子,道学,道统,韩愈赞成以儒统道,允执厥中。

8.人心惟危(复杂),道心惟微(微妙),惟精惟一(聚焦),允执厥中。

9.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相关文章

  • 《中庸》笔记(三)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

  • 《中庸》笔记三

    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 《中庸》首读笔记(2019.9.11~14)

    《中庸》首读笔记(2019.9.11~14) 一、感悟、启发: 细述什么是中庸之道、如何行中庸。 修身、齐家、治国...

  • 《大学》学习笔记

    笔记-有熊 参考《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论语》中华经典诵读教材,团结出版社 ………………………………………...

  • 《中庸》笔记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命”者,一而殊,历经所有的可能,遍历也。“性”者,殊而一,遍历所有可能中...

  • 《中庸》笔记

    《中庸》(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 中庸三

    其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有言:君子之中庸...

  • 《中庸》04:“小人”的三不是

    《中庸》04:“小人”的三不是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

  • 《中庸》笔记(总结)

    1 为什么要读《中庸》?当我们开始阅读的时候,实际上是提出了什么问题?或者从另一方面说,《中庸》实际上是要回答什么...

  • 《中庸》笔记(十九)

    第二十六章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eo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