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笔记(十九)

作者: Kant_14 | 来源:发表于2018-02-18 08:56 被阅读32次

    第二十六章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沿上章之意,“至诚”是“性之德”,发乎本性,“合外内之道”,因此是永恒而无间断的。因其永恒而无间断,得以在外界显露出来,以至于成地之博厚,天之高明,万物之悠久不灭。

    朱熹注:“征,验于外也。”“存诸中者既久,则验于外者益悠远而无穷矣。悠远,故其积也广博而深厚;博厚,故其发也高大而光明。”

    圣人之德,博厚高明悠久,与天地同体同用,以其至诚,生化世间万物。“不贰”,即诚。

    第二段详述至诚无息的功用,因其诚一不贰,故能各极其盛,生化万物。

    第三段引用诗经,说天之所以为天,在悠久不息,文王之所以为文王,也在纯诚不已。“於”音乌,叹词,“穆”是深远的意思;“不显”是反问句,意“岂不显也”,“纯”是“纯一不杂”。朱熹注:“程子曰:‘天道不已,文王纯于天道,亦不已。纯则无二无杂,不已则无间断先后。”

    第二十七章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第一段讲圣人之德生养万物,与天地一般高大,而又极尽精微,世间各种礼节,都需要他来推行。如果没有“至德”,“至道”就不会推行。“峻”是高大的意思。“礼仪”是“经礼”,礼节的主要规则,“威仪”是“曲礼”,典礼中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礼节。“凝”是“聚也,成也”之意。

    第二段讲修行圣人之道的法门:奉持正理,探索知识;立意广大,钻研精微;掌握规律,行道中庸;温故知新,诚恳奉礼。外界条件好时,顺利推行圣人之道,条件不好时,其沉默也使圣人之道得以保存。“哲”是智慧的意思,指事理通达。

    朱熹极为重视本章第二段,说“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祥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笔记(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nv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