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结过婚的哥们曾经告诉我说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相信姻缘,相信自己遇到对的人,相信我们都能够和爱情结婚。可是婚姻在目前看来,无论你怎么选都是错的,你能做的,就是将错就错,将错误进行到底。看这部电影是我在从十一老家回深圳的车上,将近30小时的车程给了我时间去欣赏、思考这样一部电影。看完后特别有感触,可是却不是自己故事,我还小,谈过多次恋爱,可我却是那个一直在漂泊的人,不会恋爱,不会爱自己的另一半,没有过那种撕心裂肺感情。奋斗史才刚刚开始,我想,我可能会遇见这么一个人让我奋不顾身的去追求她,会放弃我所有一切的原则,追求我们一起想要的生活,只是我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对待这份感情。想要写点什么,可是又不知道具体写什么,那就随意写点吧。
——写在前面的话
观后来的我们有感剧情简介
影片通过黑白与彩色镜头的切换,带我们领略了一个发生在大都市中大部分青年男女都会遇到过得一份恋情:2006年,在一辆回东北的列车上,怀揣梦想的大学生林见清(井柏然饰)与回眸一笑的方小晓(周冬雨饰)偶然相识,二人的命运便纠缠在一起,历经恋爱、分手、错过、重逢的故事。
A、相识
林见清是一名刚刚毕业的怀揣梦想的大学生,热爱游戏,单纯善良,勇敢冲动。跟林见清平时接触过的女孩儿都不一样,方小晓会说脏话,会打牌,会拖鞋上列车座位,这样一个女孩吸引了这位涉世未深的青年。于是,两人慢慢熟络了起来。同样作为已经在北京打拼了四年的方小晓来说,在北京活下去,就是她的理想。因为在北京比遥江有更多的可能,发生未知可能性之多,让两个拥有梦想的年轻人充满期待。
方小晓说,他的新年愿望是嫁给一个北京人。方小晓告诉林见清,她说如果你在北京生活了五年还没有成功,你才可以离开北京。林见清就开始为了方小晓说的这一句话默默打拼。
两人在北京的日子并不好过,一心想要嫁给北京人的方小晓一次又一次的被感情欺骗。而一直以男闺蜜形象出现的林见清都做好了方小晓的每一次心灵守护者。可能剧情很老套,可是却是千千万万男生心中现实情况的写照。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就慢慢熟络了起来。直到在一个新年的夜晚,两人发生了关系。
B、相爱
林见清的日子不好过,大学毕业后,同僚纷纷逃离北京,只剩下他一人独撑,他开始自己开发游戏软件,但无果。开始卖一些黄色光碟,维持自己的生存。直到有一次过年他被抓紧了公安局。抓紧公安局的林见清并没有并没有逃离北京,他为的究竟是什么?
是方小晓告诉他的那一句,要呆够五年。
方小晓年后代他回家看望林父,林父告诉方小晓:
见清初中二年(中二)的时候,我们路过北京看见卖游戏的碟,命令与征服,一百六一张,他说爸,你给我买张碟吧,我说我揍死你,他说你要是给我买碟,揍死就揍死吧,最终,我把碟给他买了,我就想,他现在这么迷恋游戏。是不是我害了他?
方小晓转身出门,瞬间泪流满面,她知道,林见清那么执着的留在北京,并不是因为林见清热爱游戏,还有方小晓告诉林见清的一句话:据说在北京呆够五年后,才可以扎根。
回到北京的方小晓和从拘留所出来的林见清在一起了,他们在北京苟活,在出租屋里过着自己的小幸福。
C、分手
从开始恋爱到撕心裂肺,这是每一对长时间的恋人都会经历的状态。在一起时百般依赖,在一起后是生活带给对方的折磨。如果一个人的拮据可以过得去的话,那么两个人的贫穷就一定会被生活冲击的破烂不堪,会被爱情不可原谅。难道有了一套房子就一定可以过的幸福了吗?
影片用现实的方式告诉了每一个在大都市中打拼的年轻人,穷苦的生活之所以过得快乐,那是因为两人的纯真未退,两人的热情未减。
而你想要获得财务自由,你想要赚大钱,你就要去伪装自己,把自己心里最痛、最深处梦想和理想统统伪装。熟知这条铁律的林见清渐渐收起了往日那种无所畏惧的勇气,脸上开始多出了那种中年男人的风霜。而伪装自己的林见清也被方小晓看的一清二楚,方小晓离开林见清不是因为他没有钱,二是因为他比着之前的纯真已然不在。
D、重逢
在飞机的VIP休息室,你能看见95%以上,都是和林见清相仿的中年男人。
他们坐着高档沙发,时而用手机处理公务,时而斜躺并紧闭双眼,颇具品质的外衣中裹着积淀许久的无奈与困倦。
倘若化身福尔摩斯,你很容易能推理到,他们人生的大概现况——
收入中产上下,有妻子有孩子,常年奔波于公司和家庭,两点一线。不缺吃穿,却劳累过度;被人称羡,却一眼望得到头。要是没与初恋重逢叙旧,林见清或许不会想起,自己也曾朝气蓬勃,拥有活力和可能性。
和林见清重逢后的方小晓依然不减当年的模样,可是林见清却判若两人。重逢后的影片用黑白镜头告诉观众林见清的世界和上述来讲没有什么分别。
方小晓离开后的林见清终于化悲痛为力量,开始了他的游戏创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林见清的游戏开始火了起来。与其说因为这种可以玩着游戏还可以留言的方式让广大的网友喜欢上了,不如说是林见清与方小晓的故事与广大的网友产生了共鸣。两人一路回忆,可是事情终究留下了结果。
观后来的我们有感男人的成长之路和女人不同,男人总是相对来说远视一点的,而想在20岁就看到自己人生的未来结果却是不太现实的,理想主义光环太重会让人觉得这个男人是不太靠谱的,年轻时候的冲动、勇敢、傲慢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并入到年长后的稳重,沉着,冷静。每个男人的成长总要从理想主义经历了头破血流,与其说是生活给予的磨练,不如讲是生活告诉男人的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故事。
在林见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男人成长的路径,同时也能看到我自己未来的成长路径。佛教说,男人成长路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中年男人的不惑,对应了看山不是山的困惑。其实我更喜欢影评人罗罔极在他的影评中说到的:什么是长大?长大就是怀抱初衷,偏离初衷,缅怀初衷。
多年以前,林见清还是个刚入世的大学生,追着林父要粘豆包,看着林父日渐消瘦的身影和两鬓渐白的白发,林见清暗自发誓一定要让林父过上好日子。这是怀抱初衷。
为了心底的誓言,林见清暗自在北京打拼,直到有一天,他给林父买了彩电却发现不如之前的黑白电视,他给林父和方小晓买了房子却发现他们都已不在。这就偏离了初衷。
后来,林父去世了,方小晓也离开了,林见清才发现什么东西最重要。这叫缅怀初衷。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怀抱、偏离、缅怀的过程,我们总说我们要坚持初心,谁知初心难得、结果难料。
观后来的我们有感那么,方小晓在这个故事里获得了什么结果呢?得到了什么结局呢?
影片告诉我们,方小晓因为爱情放弃了成为“北京人”的梦想,义无反顾的和三无青年林见清在一起。中间经历相爱、分手、重逢,重逢后的方小晓最后一无所有,她没有一个好的丈夫,没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没有获得精神上的补足,没有获得金钱的补足,也没有了青春。
在整个社会的架构里,似乎是许多女人都想嫁给一个成熟的男人,殊不知,成熟的男人就需要成熟的事业、成熟的收入来源、成熟的心态,说不定还有个成熟的家庭。很多人会说这种价值观错乱,可是方小晓的结局难道不是很多年轻时候追求爱情的女人最后的结局吗?人们说女人相对于男人来说是短视一点,但是好像没有人会以结果为导向的告诉她们她们的人生应该怎么选择。短视是因为她们更能够抓住人生中给到她们的每一次机会。
方小晓因为想要嫁一个北京人才留在北京,因为爱情和林见清在一起,也因为林见清的世故和圆滑离开了林见清,最后自己孤身一人徘徊在人生路上。刘若英说,我希望听众听我的歌就像是唱给自己听的,也希望观众看我的电影就像是给自己拍的一样。她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