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的比较
下班回家,看到儿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在走廊玩,小家伙一看到我开心的扑过来,我抱起他沉甸甸的,不过沉重的脚步却不在沉重。
他看我回来,很得意的对邻居小伙伴说:“我妈妈回来了,你妈妈还没有回来哦!” ,那男孩子听了,不服气的哼了一声,跑去他们家,把门狠狠的关上了。
只见我怀里的这个小家伙,看到这个情形越发高兴了。
不一会儿,邻居孩子的爸爸回来了,敲门的时候,房间里那男孩子开始尖叫了:“我爸爸回来了“,门很快打开,他还飞一般的跑到我家门口,冲着我儿子说:“我爸爸回来了,你爸爸没回来。”
这会儿,换我儿子失落了,他哼的一声,跑进卧室,像一只斗败的公鸡,我跟过去,看他这样子就想笑,拼命地忍住。
这些小屁孩,连爸爸妈妈下班回家,都要比来比去,更别说比谁的玩具大,比谁的玩具小。相比这些平常的比较,那小小的“攀比心”落到父母身上,是多么的幸福。
想想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要去拥抱谁,又和小伙伴们比较谁呢?
(二)大人的东西
女儿两三岁,很喜欢穿我的高跟鞋,总是穿着我的鞋子,踢哒踢哒的到处走。一直以为,只有女孩子才会喜欢蹬妈妈的高跟鞋,没想到弟弟也是一模一样,喜欢穿着高跟鞋到处乱跑,和隔壁的哥哥,小伙伴们,几人都穿着妈妈的高跟鞋,比赛谁跑的快。
想想自己平时穿个高跟鞋,累的半死,总质疑穿它这么受罪,为啥还花钱买罪受?而这些小屁孩,蹬着你的高跟鞋,竟然跑的飞快。
到了六七岁,闺女对我的化妆品开始感兴趣,总是问我:“妈妈,我可以看一下你的化妆包嘛”
我对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向来不以为意,便由着他们去了。
结果有天回家,看到地面“血渍”到处都是,吓了一跳,最后才知道是这些熊孩子,拿着唇彩涂的到处涂抹,随意作画,腮红拿来做画画的颜料了,唇膏也折断了…
但是你却不能说:“不要动我的东西”,原因是,当你说出这句话,那他们不好奇的,不想动的,也会变的非看不可,非动不可。
想想被抠掉十多个键盘的笔记本,想想记事本上画过得各种抽象线条,我只能忍忍:比起孩子天性的释放,这点破坏算什么呢?
(三)婴儿肥
有天女儿突然很仔细的端详我。
我问:“干嘛,这样一直看着我?”
“妈妈,你有婴儿肥耶?”她一脸认真的说。
“我都要奔四了,只有肥,哪有婴儿肥?”
“真的, 你看你的双下巴”
”我把双下巴叫婴儿肥“她一边解释,一边露出她参差不齐的牙齿。我不自觉地用手摸了摸,果然还真有双下巴。
随后我不由自主的感叹:“真该减减肥了”,话还没说完,女儿立马打断:“我觉得你该多吃点,你太瘦了。”
我们喜欢自己苗条些,却喜欢孩子胖嘟嘟;孩子可能会说你有婴儿肥了,实际上也不希望你因此节食,增一斤少一两都不是肉,胖一圈瘦一圈不是美感,更多是关心。
(四)变少的化妆水
还有一天,她很神秘的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她突然压低声音:“妈妈,你有没有发现,你的化妆水少了?”
平日里从来不化妆,也没留意到这一点。但我还是故作惊讶:”为什么少了?“
“你每次冲我发脾气的时候,我就把你的化妆水挤出来一些,在手里搓一搓,我的气就消了。”
我一听又气又觉得好笑,我这暴脾气把孩子气成这样了,她自个儿都去寻找解压的方法了,虽然化妆水浪费了,但是能把她的情绪发泄出来,那点水也就不可惜了。
不过,心里这么想,嘴上还是少不了唠叨她几句:“生气了,是要把情绪释放出来,但是也要把问题解决了才行,不然你得把这一瓶化妆水洒完了,还是气鼓鼓的。”
有时总是在反思自己的教育,如何才能做到耐心,循循诱导,而不是气急败坏的责怪。很多时候,我们只控诉结果,因为要更快的见效,所以恐吓责骂,使用自己的权威,却不重视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引导孩子。
其实,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在点滴小事上,这是一件长久也需要花费心思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