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年度基础营第3篇,1851字数,共累积4142字数
原创:南珞洛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并不是父母期待的样子,作为父母,看到这种情形,是否就直接开始我们自以为正确的教育?
1、命令
“别在这里弄,你去找别的东西玩。”
“快去写作业。”
2、警告、恐吓、威胁
“如果你再来捣蛋,不睡觉,我就要把你丢出去。”
“玩具再不收回玩具箱,我就丢垃圾桶。”
“你在不写作业,明天黑板前罚站,丢脸的是你自己。”
3、忠告、训诫
“弟弟还小,不懂事,别和他打架。”
“今天自己回家,让妈妈到处找你,你不知道在校门口等吗?”
4、提供建议、解决办法
“你为什么不先写作业呢?”
“做人,要守信用。”
以上情况是否似曾相识,这都是我干过的。效果呢,有时候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还有反效果。那到底怎么和孩子沟通,才能达到彼此都接受的结果?
通过阅读《高效能人生的七个习惯》,我们了解到我之前的行为,是如此的自以为是。我没有聆听孩子的解释,就开始了教育。孩子不被理解,自然不愿听我的说教。
除非是机器人,被发指令照做事,还没情绪。而人是有自主意识的动物,不喜欢别人对自己颐指气使。小时候这种意识比较弱,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意识越来越强。所以青春期叛逆就很好理解了,自主意识强,人生历练又不够,无法体会父母的心意。
通过本书,我学习到即使聆听,也分为多个层次。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 “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前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这种方式;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个层次,即最高层次——移情聆听。
移情聆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它是一种以理解为目的聆听。听者需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其本质不是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从而才能有效地进入下一步沟通。
如果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无法进行有效沟通,那么孩子在人生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我们很可能就不会知道,更不能及时给予帮助。或者因为无法有效沟通,即便知道了,也很难让孩子从父母这里得到帮助。因为此时的孩子,由于长时间无效沟通产生代沟,他们有着逆反父母的心理状态。我们的大道理,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那如何才能做到移情沟通呢?我今天试验了一次。
我家闺女一年级,因为孩子中午不睡午觉,刚七点多困的不行,要睡觉,可是还没洗澡,也没写作业。照之前我估计直接就开始说教:“让你中午睡觉不睡,现在要写作业洗澡,开始睡觉,一会又要弄到很晚睡,明天又晚起,恶性循环。”
此时,我把自己想象成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她此时的感受:特别困什么事都不想了,只想睡。
我问她是不是特别困,那先去床上睡一下吧,这么困也没办法写作业,不要趴桌子上睡,不舒服。
孩子说:“妈妈我衣服比较脏不换了,我去沙发睡一会。”
就这样,八点半的时候,我问她:“要起来了吗?现在八点半。”
此时的孩子肯定不会主动起来的,我握着她的手,亲了一下她额头说:“现在肯定特别困,我知道起来很难受,但是起来了,伸个懒腰就好了。咱们每天早上都试过的对吧。”孩子还是迷糊的,但至少她没有起床气,没冲我发脾气。我把她抱着坐起来,发现她清醒了一点。
我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叫她去写作业,那样她会比较烦躁。我说:“你今天头发汗湿了,去冲澡吧,让自己舒服点。”就这样,当孩子洗完澡,人就精神了,但依然没有主动写作业。不过这个时候她是愉悦的,不是被我命令。
这个过程,我并非只是赞同她的想法:同意她一直睡觉。我是理解她犯困的感受,支持她先休息一下。在得到她对我的认可后,我准备着重于施加影响力和解决问题了。
她说:“想先看看一会 小I,然后去写作业。”,但她说的这会儿,时间概念是模糊的。所以,我说:“那看完这一集如何,然后你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按自己的计划去做吧。”
最后,她主动安排好了自己的事情,看完一集小I,先写语文作业,然后做数学,背一首古诗。一切有条不紊完成,结束时,时间九点四十五分。
当我们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或者聆听,才能进行有效沟通。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 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所以,我们除了听孩子说,还要观察孩子的行为和状态。
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唯有做到了知彼解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才能有效,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才能取得正向效果,亲子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亲密。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人天生懂教育,但我们可以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和孩子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