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诸葛少年”的公众号里有这样一篇文章:网传消息称,有一名高二的家长在网上透露,自己孩子的班里面,总共有50个学生,没想到有29名学生在吃“抑郁药”。
看到此消息,我真的很震惊!现在的学生明明比以前生活更好了,但是却普遍没有以前的学生更快乐了。回想我小时候,放学后就匆匆忙忙扒两口饭,就去街里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
而现在的孩子呢?回家就是看手机、看电视,不愿意户外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学生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个时候,学生们的学业压力,日常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内心的不开心似乎也越来越难以化解。
而互联网的发展,也让学生们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客观地审视,他们可能不是不开心,而是他们生病了,抑郁症的发病已经日渐趋于低龄化。
时代在变化,家长的成长经历为如今的学生做不了任何参考,家长也千万不要总是拿出“过来人”的那套理论,为学生们平添烦恼。
以前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物价也很低,贫富差距也没有这么大,没有如今这么夸张的升学压力,也没有996,而如今的学生,明明在成长道路上更加努力,却常常要被说成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被说成“摆烂”,不上进,这公平吗?
很多时候,学生需要的不是正能量,而是一个可以让自己适度逃避现实,忘却烦恼的港湾,不是家长的说教,而是家长的理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家长们就是不懂呢?
有了家长作为学生的后盾,学生遇到再难的坎坷,都有跨越的勇气,反之,一点小事都可能会成为压倒学生的一根稻草,希望家长们能够明白。
看完这篇文章,我就想知道以后我们该如何做家长呢?明明现在的孩子摆烂,不思进取,又要让家长和老师们熟视无睹吗?难道我们国家的未来交到这么一群“弱不禁风”的“贵公子、娇小姐”手里吗?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脆弱?是社会!是家长!是所谓的“专家”!是我们不理解现在的孩子,可社会理解我们吗?
病了,都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