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但实际上我对于他人的爱好依旧怀有十足的好奇心。
出于这样的好奇心,我试着去看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综艺:《青春有你2》。
网络上这个综艺好评如潮,甚至有网友评论说看的时候能够为自己带来一种“无脑的快乐”。
但我在看了一次之后,就对这个综艺产生了抵触的感受。
不是因为这个综艺的好坏与否,而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看不懂《青春有你2》。
连“看懂”这一基础都做不到的我,也更加体会不到别人所说的在看的时候所产生的“无脑的快乐”。
既然我没有看懂这个综艺的核心主题,而在这个综艺里,我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1.流量的本质:
任何一个综艺节目的创立均离不开各种流量的推动,这个综艺节目为了流量也已煞费苦心。
他们不仅在节目本身中大量设立广告,并且也根据观众的胃口拍摄了许多有主题规定的“分节目”。
广告本身,就已带来强烈的商业气息,而节目组设立的“分节目”,看似是一种让普通人更加了解偶像的机会,所呈现的内容却只是节目组设计后的有意为之。
关于广告,关于节目之外的刻意设计,这是综艺流量本质的一部分,其实是在各类综艺里犹为正常的存在,我无法说他们有什么不妥之处。但当我回归自己的内心时我也发现,正是这些,让我在这个综艺中感到满满的浮躁。
2.用心良苦的设计:
不得不承认,这个综艺的节目组对于内容的编排,已经将用心良苦发挥到极致。
他们在节目播放过程中穿插了许多其他主题的内容,但在这些内容中,节目中的人所说的话更像是已经提前被节目组设计好的。
正是这一种已经被设计好的“未雨绸缪”,使得我并没有感受到这些内容中所蕴含的乐趣,反之是一种尴尬。
3.爱好的差异性
尽管节目组对于流量的追求,对于节目内容的刻意设计,让我在这个综艺中感受到的只有满满的商业气息与浓重的浮躁之感,但与此同时,我并不否认在这样一种时代里节目组需要追求流量,需要刻意设计更吸引流量的节目内容。
然而我的这些全部感受只是基于我自己过往的生活经验,他们并不能代表什么。
但无可否认,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都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我现在所做的,也只是将自己内心对于这个综艺真正的感受,设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尽管在尝试看《青春有你2》后我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看不懂《青春有你2》的年轻人”,但在这件事中我反而开始强烈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爱好的差异性”。
所谓“众口难调”,难就难在不同人在爱好上的巨大“差异性”。
而作为一个看不懂《青春有你2》的年轻人,我又该如何对待这种爱好上的差异性?
不断寻找自己真正所爱,也尊重任何人的心之所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