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孩子上学,红绿灯路口停车等待,听得临车母子俩对话,心有所动,忍不住想感慨一番。
妈妈:昨天的小考试成绩怎么样?
儿子:不怎么样!
妈妈:不管考怎么样,都要跟我说。
儿子:……
妈妈:考多少分?哪儿错了?
儿子:92分
妈妈:哪儿错了?
大概儿子觉得周围有不少人,虽然相互不认识,但总算是公众场合,妈妈那么问,实在不想回答。
妈妈:你这是什么态度?之前考得好,就很积极地跟我说,现在考的不好就不跟我说了。
儿子只“嗯”一声,不想多说。
绿灯亮了,大家都骑车往前冲了,耳边还传来那个妈妈的絮叨声,不过已听不清楚了。
早上上学路上,大家都匆忙前行,送过孩子还要赶着去上班,骑车的人往往集中注意力安全又快速地行车。如此之类话题实在不适合这个时候交谈。特别是孩子感觉考试成绩不够好,一早上提起这些糟心事,是会影响一天的心情的,根本起不到好的交流教育作用。
再说那个妈妈说的“考的好就积极回报,考的不好,就埋头不说”,看来传统思想的“报喜不报忧”影响不小。
我们习惯于跟家人只报喜不报忧,是想让家人安心生活,不必担心自己的事,自己有能力解决;解决不了的,只要不是特别重大的事,就随它去了,不用管;就算是发生了重大的不好的事,跟家人说了,也无法解决,还会让家人担惊受怕,不得安生。索性不报忧愁烦心事,只报喜事,一同开心罢了。
这孩子考的好,就积极地跟家长说,自己开心,也让家长高兴,说不定家长还能给些奖励,结果大家都开心。考的不好,自己觉得遗憾,觉得惭愧,也许想跟家长说却没得合适机会,或者如果跟家长说了,得不到家长的安慰和帮助,相反还会得到一顿或又打又骂或讽刺挖苦或唠叨个没完,结果是大家都不开心。何必呢?
每天放学去接孩子,小儿总会跟我说当天的生活趣事,包括成绩,错的题目也就一两个,他全记得,会跟我说怎么错了,正确答案是什么,如果还不会,一到家必定立马上网查资料,或者跟我一起探讨问题,一定要找到正确答案为止。
孩子考了满分高分,不必太高调太兴奋,考得不好,也没关系。这次失误了,找到错误的原因,改进的办法,及时解决问题。
吃一堑长一智,人生路上,出现错误,好好解决错误的坎,是会记得更牢的,会增长聪明才智的。在孩子学习中,是喜是忧,都不要焦虑,陪孩子一起渡过难关,才是重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