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星火训练营之心语铿锵
寻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先生》观后感

寻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先生》观后感

作者: Regina_J | 来源:发表于2020-09-28 22:25 被阅读0次

       2005年温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时隔15年,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似乎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恰巧前段时间看了一部名为《先生》的纪录片,感觉深受启发。

       “先生”这个称谓在当代社会是可以泛称全部男士的,而在古代称别人先生又向别人学习的意思,正所谓“达者为先,师者之意。”然而在民国时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背影是我们民族的正面。让这一个称谓成为一种修为,更是一卷隽永。纪录片开篇的这段文字让我感触颇深:“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民国的学者、政要、作家、名士,纵有诸多称呼,终不及‘先生’二字来的亲切且大气,可以俯身可以仰望。先生,几千年的敬语,也被冬烘过,也被秋杀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我们这代人上学时,私塾和学堂已远,戒尺和鞠躬已远,破四旧里,先生落魄;三十年后的市场化中,先生贬值或被作价。教育大景,江河日下入大坝,蓝天白云走黄沙。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

       放眼当下,最大的感觉是找不出几个真正在做学问和做人上没有争议的“大家”,普遍感觉国人缺少一种骨气和脊梁。爱国之心是有的,但缺少些改变社会的能力和底气。毕竟现在的孩子们看的是各类快餐文化,崇拜的大都是娱乐明星。连这几年大火的古风和国潮,也仅仅只是停留在穿着打扮或者是对美学的研究上。走进博物馆,传播古诗词等等文化活动仅仅只停留在欣赏阶段。现在的学校能听到的只有一种声音,鲜少能有对学术问题的激烈讨论。

       看完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感觉是这些民国的先生们都是先做人再做事,他们都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看的极为重要,比如马相伯在及其困难的时候都选择不接受西方教会的资助——将震旦大学改办为一所教会学校。比如梅贻琦在赴台湾后,顶住当局压力坚持小规模教学,从原子科学研究所一步步办起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规模远小于北京清华,世界排名却在其之前。他们坚信办大学教授学生知识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们自由思考的能力和做人的德行。在那个飘摇动荡的年代,学习和办学条件都极其有限,很多学术成果都在战火中被毁,但整个社会兼容并包、学问自由,造就了那个时代无比开放的学术氛围。“民国的教育是有理念有方法的,教育家说话是顶用的。战时教育平时看,民国政府不但没有削减教育经费,还有所增加。那些年,前方战时死拼,后方师生苦读,师生们知道每一寸学习光阴都是前方将士用血换来的。每当逃难到一个地方,只要空袭刚结束,学生们就搬出小板凳上课——在那种苦难的环境中,‘先生’就凸显出来了。”“先生更像是一面镜子,以当年的教育腰板,折射出我们的跛足。”现在又有几个年轻教师真正能踏踏实实心甘情愿的做学问呢?有多少年轻人能将成为老师,投身教育事业作为毕生志向呢?

       胡适曾告诫学生:“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这部纪录片正本清源,讲述着先生们的善良、焦虑和无奈。民国先生的家国情怀,是一种骨子里的儒雅和端庄,是“授人以渔”的方法和方向。那一辈人心无旁骛、天高云淡,既有中华“仁义礼智信”的学养,又受西方“自由、民主、博爱”的熏陶。愿我们可以追随着先生的背影,仍怀有理想,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先生》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oj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