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语文 语花
大象作文:什么是素材2

大象作文:什么是素材2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11:08 被阅读0次

本文选编自“大象作文”全国群。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素材:摘树叶。

其实,孩子每天都在“经历”着无数写作素材,但是,却在写作的一瞬间,会发现没有“素材”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组关键词:经历和经验。

核心观点:经历,不等于经验。

第一个点是,每个生命都有经历,但只有被意识之光照耀过的那段经历才有可能成为经验。【话外: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读三遍。】(相关具体内容,见上篇)

第二个点是,只有足够合适的背景呈现时,那一束光才能被看到。

这是一个知识背景的问题。什么要提知识背景,是因为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觉察,从发生过程的角度来看至少可以分两种:相对主动和相对被动。比如说:小瓜同学骑自行车从上海到平湖,路上遇到爆胎了,这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写文章的时候都还意识到,而且愿意写进去。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事情太过重大。

【比如说,蜻蜓妈妈孩子这篇梅花岭的冬天,去梅花岭这件事,体验太愉悦了,对孩子而言,这事情很重要。】

情绪上体验获得,身体上的都能体验;劳累的程度,让他都无法抗拒,整个身体的能量由下往上冲破了脖子,直接为自己的脑袋意识到……可以说,这种意识之光是“被动”照耀上去的。

但是我们希望这一切是主动的。

主动,是有条件的。

一个条件是孩子有觉察的能力,但还有另外一个前提,并不是有觉察的孩子,他就一定能把这个经历,写出一篇学校老师满意的文章,或者说因为觉察而能够成为妈妈爸爸希望他成为的有思想的人。

那这个中间我们差了个什么呢?

我理解是:还需要有一个知识背景。我们接着分享。

上文接:大象老师认为:还需要有一个知识背景。【以下是大象老师上海地区第期家长陪伴术沙龙部分实录】

比如说,我们今天现场小朋友每个人倒了杯茶水,然后说:哇,奇怪,今天写作文就写这杯水。

韩寒就可能写《杯中窥人》了,而其他小朋友可能就很抓狂。

但是你会发现,假如我们都像Eric妈妈一样懂得茶道,那我们是不是更可能会有这敏感度,来写这篇文章。

如果老师在上这个课之前,用某种合适的形式帮助小朋友建立对茶的一个理解,让他感受到,嗳,好有意思哦。

找到这种感觉,然后再进入到这个课堂里面来。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这个经历的背后设置了一道背景。

如果说,只有被意识之光照耀过的经历才有可能成为经验。

那么有足够合适的背景呈现的时候,那一束光才能被发现,被看到了。

只不过,这种意识之光是“被动”照耀上去的。

这是大象老师从浙江海宁带回来的蚕,与孩子一起展开写作话题的场景。

相关文章

  • 大象作文:什么是素材2

    本文选编自“大象作文”全国群。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素材:摘树叶。 其实,孩子每天都在“经历”着无数写作素材,但是...

  • 大象作文:什么是素材1

    本文选编自“大象作文”全国群。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素材:摘树叶。 其实,孩子每天都在“经历”着无数写作素材,但是...

  • 如何用好我们所积累的素材

    什么是作文素材? 作文 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

  • 2陶渊明 作文素材

    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

  • 干货:这些积累语文作文素材的app一定不容错过

    众所周知,语文作文,素材是一道大难关! 有好的素材、会使用,作文高分跑不了​。 素材老、运用僵硬,作文想高高不了​...

  • 不为人知的大象作文写作密码惊天大曝光!

    尖锋教育大象作文暑假营启动啦! 7月2日到7月8日,相约齐安湖,让我们一起探究写作的奥秘! 大象作文,摆脱思维惯性...

  • 浮雕画 | 高浮雕装饰 大象

    找到心仪的素材。寓意吉祥如意的大象。准备开干 1:上浮雕料,大型上好。不断调整细节 2:雕刻 大象鼻子纹理。 3:...

  • 考试倒计时11天-复盘06

    1、作文立意练习、听一节作文讲解视频 70分钟+作文专项指导视频50分钟 2、积累作文素材2个:动物园乱下车,上海...

  • 再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再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读了《作文素材的积累》,你知道如何积累素材了吗?你似乎还是不会着手。是啊,悟道不过在其次,最重...

  • 作文素材(2月2日)

    作文预测①: 对2020年的春节,人们的感受不一。有人觉得年味太淡,完全没有过年的气氛,不能四处走动,比较压抑。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象作文:什么是素材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rq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