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是被中外教育家都承认的教育原则。
在孩子犯错误时,家长最需要冷静,不妨换个思维方式,先帮孩子找出错误的根源,与孩子一起分析前因后果,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再批评或找出以后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看到自己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不犯错误的能力,更有信心去战胜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参与者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中完成任务。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或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这就是著名的“赫洛克效应”。
孩子也需要表扬,表扬要有正确的方法。
1.表扬不应以偏概全
孩子给你挠挠后背、帮你捶捶肩,这时只能说“你知道关心父母,你真孝顺”,把他的这种行为表彰出来,而不能说“你这样做就是好小孩”,孩子作业很认真,就只能表扬认真,而不能说他用功。
12岁的宁宁打靶时射中了靶心。他的体育老师说:“真了不起,你有敏锐的视力,不愧是神枪手!”宁宁一声不响地离开了比赛场。老师愣住了,原想鼓励他,不料反而让宁宁沮丧,老师顿时不知所措。
假如老师说:“这一枪真不错,击中了靶心!”只是对这一枪提出表扬,宁宁就会想:“老师并没有希望我每枪都中靶心,我大可再试。”
这告诉我们:过分的赞美可能让孩子感到虚假或有压力。
把表扬作为一种方法激励孩子上进,是家庭教育中的经验之谈,这就是通常讲到的赏识教育。能把表扬这种手法挥洒自如,恰如其分,则达到了赏识教育的艺术境界。有这样境界的家长和老师凤毛麟角,更多的人则需要在有意识的表扬中不断摸索,企图通过一两次表扬就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是不现实的,家长需要有极大的耐心。
一个孩子过生日时,6、7个孩子一起吃点心、玩游戏,一切情况良好。母亲为他们高兴,决定给他们应有的赞美。她说:“哎呀,孩子玩得多棒啊,你们的举止简直就是真正的天使!”
然而,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开始打架,糖果成了子弹,点心成了水雷,蛋糕像雪弹一样满天飞,整个家庭宴会仿佛正在遭遇一场浩劫。这位母亲惊呆了,也开始伤心了,她不相信这就是她刚刚赞美过的孩子。她自问:“赞美不再有益了吗?”
其实,这个结果不是妈妈的赞美造成的,而是赞美过度造成的。开始时的井然有序并不能表现出“天使”的高尚、自制和对别人尊重等优秀品质。如果要表扬,只能说“孩子们《祝你生日快乐》这歌唱得真棒”、“某某孩子知道先给别人蛋糕吃”、“某某孩子吃东西能够不弄脏衣服”等实际表现,而不是一下子把孩子捧上天。
孩子毕竟是孩子,即使是上了初中的学生,他们能够有效自制时间也就是在30~40分钟左右。所以,中学的课程表都是安排在40~45分钟,大学的课程虽然有两个小时的大课,但中间也要休息一下,让学生的大脑稍事休息。
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混乱,家长一方面要反省表扬的尺度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理解,教育活动中的有序和无序,可能都符合孩子生理或心理的成长规律。理解了孩子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之后,家长就能多一份宽容,少一些焦虑。
2.表扬要及时
当孩子达到父母的某一期待时,应马上表扬才能有效果。因为这时的表扬是他最希望的,最能满足他的自尊和个人价值的需要。过一段时间再表扬,对他心灵的触动就不大了。
有个孩子常常脏兮兮的,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突然有一天,她早早地起床,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还主动帮妈妈做饭,一整天都没有出去玩。这一天简直无可挑剔,可是睡觉前,她却哭了。妈妈连忙问她为什么。
孩子说:“妈妈,你们难道没发现,今天我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吗?”妈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忽略了孩子的表现,没有及时表扬孩子!
别说是孩子,就是我们大人也能感受到,自己总是长时间地勤奋工作,却总是得不到领导的表扬,那是何等地失望啊?
3.表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转化后进学生的金钥匙就是表扬,表扬奖励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来说,效果往往令人惊喜。一丁点的表扬,都会点燃他进取向上的火花。这些孩子在受到表扬时的反应通常是:“我还有优点?”也许通过这一丁点的表扬,就能让他找回被人尊重的感觉,为他打开认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大门。
越是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受到的批评、惩罚越多。一个心灵上满目疮痍的孩子,任何批评都是他可能预见并能应对的。批评的话对他们来说已是见怪不怪—自尊心早已被老师、父母、同学践踏得七零八落,批评、挖苦都使其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在批评面前,如果他们还有些自尊,表现出的可能就是愤怒。他们无法在学习成绩方面让人钦佩,自然就要做一些离奇古怪的事引起别人的注意—否则就太寂寞了。
4.非语言的表扬可能更传神
表扬不一定是语言,肯定、信任的微笑,慈爱的目光,竖起的大拇指,都会使孩子在期待中得到满足。肢体语言虽然简单,但却蕴含情感,具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功效。
5.表扬、奖励以精神为主,不提倡物质奖励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好,急得眼睛都红了:“若考进前几名,我就给你钱,给你买名牌衣服!”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方法却该探讨。因为这样的做法会令孩子的学习目的转向爱钱的功利主义,使孩子变得爱慕虚荣。学习如果不为理想,不为学知识,只图奖励,即使在短时间有所进步,当奖励兑现后,同样会茫然,失去进取的目标。
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作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两组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实验组的人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人无奖励;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两组都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也可以继续去解题。
结果,第一阶段表现相同;第二阶段,实验组确实十分努力,控制组与第一阶段一样努力;而第三阶段实验组愿意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他们的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可是,控制组则有更多的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他们的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这就告诉我们,在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精神奖励最多采用口头方式,也可以辅以旅游、逛公园、举行庆祝会等形式,或者买些文体用品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