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天如何做教师 教海文荟
11、人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王晓春)

11、人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王晓春)

作者: 9b18ebb90386 | 来源:发表于2019-05-20 06:04 被阅读32次

  我们先说学生的自信。有人说孩子的自信是大人夸出来的,这种教育理念被成为“赏识教育”。愚以为赏识教育是很片面。实际上最自信的孩子都是经常取得成功或者取得较大成功(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的人,他人的赞誉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或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但毕竟是次要原因。赏识总得要有个由头,总要有个抓手,夸张的赏识只能增加孩子的虚荣心,而“无中生有”的赏识,对于有自尊心的孩子则是一种侮辱,等于讽刺。矫情的,过分的称赞实际上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为了平衡心中的自卑,他们往往不得不求助于虚张声势、吹牛。这类学生 大有人在,他们可能正是“赏识教育”的受害者。教师的主观愿望或许是想“树立”他们的自信,客观效果却相反。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关键是帮他们取得大大小小的成功,让他们切实感觉到自己的成长,这就要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而不是单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只成就了善考试者的自信,而挫伤了其他孩子的自信。我的成绩可能不如别人,但是我能做成一些事情,甚至是高分生做不到的,这样我当然就找回自信了。人可以在某个领域不自信(比如我在酒量方面就不自信,我酒精过敏),而只要整体上有自信就行了,处处自信则匪夷所思。培养学生自信还有一点要注意,给学生的任务要适合他的能力,让他“跳一跳能够到”,太难了会挫伤她的自信,太小儿科了自信无从产生,设计如此情境,需要教师很费一番脑筋。可见,培养学生自信是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工作,以为只要不停地乱夸奖孩子,他就有自信了,这真是太好笑了。教育不是哄小孩子,把成人关系中阿谀奉承那一套迁移到教育中来是不行的。

再说教师的自信。教师的教育自信、职业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一般认为,良好的业绩,获奖评优,领导的表扬,同事的称赞,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是教师自信心的来源。这当然不错,但愚以为。这是不够的,因为这些都是“输入型的自信“,靠的外部评价,一旦外部评价有变,自信就可能动摇甚至崩溃。我见过很多这样的青年教师,受点挫折,就像泄气的皮球一样。还有人主张”自我激励“。就是每天对自己说;“我很酷,我能行,我是最棒的。耶!”这属于啊Q精神的一个变种,有一定的作用,不可全盘否定,但毕竟显得虚浮,我把上述自信称为“泡沫自信”。

  各位青年朋友注意:要建立真正的自信,一定要有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要跟着环境跑。也就是说,我若切切实实感到今年我处理同样的问题比去年办法更高明了,而且更轻松了,切切实实感到以往总是回避的问题如今我敢于面对而且有办法了,或者我虽然打了败仗,但我得到了经验,下次再遇到此种情况取胜的把握更大了,则无论我是否被评为优秀教师,无论我是否先于他人取得了高级职称,我都很自信。因为我的实力增强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自信不自信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的是自知之明。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实力。超出实力太多的“自信”其实是“自欺”,远远低于实力的“自信”则是“自虐”都是病态。与实力大致相当的自信才是有益的,其人的心态才是正常的。所以,我希望青年教师不要多想“自信不自信”的问题,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有了较强的自我评价能力,有了这种主体性,自信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经常回视自我而不是总揣摩他人的脸色,这种人才会有真正的自信。教师如此,学生也如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人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王晓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th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