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回应方式——积极倾听。如果说基本倾听是让孩子开门的话呢,那积极倾听就是让这扇门一直开着。积极倾听的公式:事实加感受,也就是当对方有情绪的时候,你要回应事实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第7课作业:
1、回顾并描述什么是积极聆听
本节课的主题是积极聆听:就是在基本聆听的基础上加上事实和感受,也就是以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真正的和孩子站在一边,协助他从问题区走出来。
2、做下面积极倾听的练习题:
1)、吃饭的时候,孩子说:“我不喜欢吃这个,别夹给我,拿走,快拿走!”
哦,你不喜欢吃这个呀,看得出来你有些生气,你想让我尽快把它拿走。
2)、和孩子玩游戏,孩子输了,说:“重来,重来,这次不算!”
哦,你输了不开心,还想再玩一次
3)、孩子说:“我不要穿这件衣服,我不要穿这件衣服!”
这件衣服你不喜欢想换另一件
4)、孩子说:“为什么你们大人可以看手机,我不可以看?”
大人看手机却不允许小朋友看你觉得不公平
5)、老公发脾气:这人到底会不会开车啊!笨蛋!
这人开车不守规矩真的让人生气
3、回顾以往孩子有情绪时候你的处理方式,假设这件事情再次发生你会怎么聆听孩子?
孩子之前说不喜欢吃这个那个的时候,我通常就用说服的方法,这个怎样有营养等开始科普了,有时威胁,现在不吃等饿了也没得吃了。昨天早餐的时候跟我说我不喜欢吃这个馒头,我要吃芝麻包子,你为什么不给我蒸芝麻糖包,于是我开始跟她解释说时间来不及了,她撅着嘴坐到旁边的小板凳上,明显是生气了,我立马意识到我要使用倾听了,于是我说妈妈没有给你蒸糖包你很失望生气了都,孩子说嗯我喜欢吃糖包,妈妈你明天早上记得给我蒸呀。
4、本次课中最让你有感触的部分是什么?
最有感触的是积极倾听的误区,积极倾听是孩子处在问题区,我们去倾听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我们的感受,家长这时候应避免被孩子带入问题区变成双方处在问题区了,即使是双方处在问题区,孩子先有情绪先处理孩子的情绪,情绪好了事情往往自然就解决了。在倾听的过程中,最难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自身的修炼,我们会非常容易受孩子影响就掉进了问题区,所以倾听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再次验了陪伴孩子是一场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