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没有目的地的修行,那些我们曾经以为的目的地,其实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驿站,在那里修整一下,接着奔赴下一个战场。
《卖掉估值上亿的公司,去丽江开客栈的CEO,又回来了》一文中,作者讲很多企业家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依然会选择工作,因为,生活无处可逃!工作也是一种生活。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说,“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诚然,工作是为了赚钱,是为了生活的粮食,很多人是这么想的,曾经其中也包括我。
以前,我认为工作是生活的最低状态。我常常倡导要讲生活和工作分开,并且落实在两个手机号,两个微信号的行动上。
然而事实上,这并未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生活和工作并不能完完全全切割开。
当我越想把生活和工作分开,我对工作的态度越焦躁,焦躁工作并非我所爱,焦躁工作时间长,焦躁工作任务重,一切的一切都是焦躁的理由;同时,对不能达到的诗和远方也更加向往。
其中的落差造就了我的痛苦,越痛苦,越想逃离。
然而,现实却要让我为生活买单,于是,我会计算物品的价值需要我用多少工作时间抵消,这让我变得更不快乐,更焦躁。
但生活真的和工作对立吗?实现财务自由后,当真就不工作吗?
我想不是的,人生需要意义,工作恰好赋予生活意义。
可能,你的工作让你劳累,让你委屈,有的甚至十分危险。
但这恰恰是你的试金石,将自己打磨的更好,修炼自己的品格。
《干法》中,稻盛和夫写他从访谈中看到的匠人说的话:
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现在的我,当然不能打到匠人精神,但却不再将生活和工作割裂,不在觉得实现财富自由就是尽头,这让我不在焦躁,不在迷茫,反而多了一丝从容。
我想,如果真的将工作放在心里,认认真真去做,我也会听见“树木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