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的三不朽圣贤王阳明:知道就要做到

知行合一的三不朽圣贤王阳明:知道就要做到

作者: 江山妖饶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6:40 被阅读27次

    我国历史上有一位可与孔夫子比肩的三不朽圣人,他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人们说的“两个半完人”,半个是曾国藩,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

    可见,王阳明的历史地位之高了。那么问题来了,王阳明到底是怎样的人?他又是凭什么折服了无数中外名人呢?

                                  名门望族之后

    那得从王阳明的先祖说起,因为王家的祖风极好。据《阳明先生年谱》记载,王阳明的祖先是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王阳明很崇拜他,有意学习他的风骨和德行。

    此外,祖先王纲也曾任兵部郎中,祖父王伦也是德才兼备的风雅之人,父亲王华又曾任南京礼部尚书,可以说王阳明文化素养的熏陶由来已久了。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10月31日),王阳明出生于绍兴余姚县,因姚江穿县而过,所以后来阳明学的弟子称为“姚江学派”。

    出生于名门望族的王阳明,原名叫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但似乎不论是他本人还是后人都更喜欢他的别号(他创立的心学叫“阳明心学”,作品也叫《王阳明全集》)。

    幼时的王阳明已能默记下祖父所读过的书,良好的家世,优越的学习环境,为他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基础。

    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王华考取了状元,出任经筵讲官。次年,便将父亲和儿子接到了京城。那年王阳明才10岁,却已会作诗,初展才华。

                                    立志做圣贤

    12岁时,王阳明才正式入私塾读书。他不但聪明,而且志向远大,他说做状元没什么稀罕的,只有做圣贤才是第一等事。

    小小年纪就立志要做圣贤,可见眼界之高,难怪其父当场责怪他的志向太奢侈,但王阳明却用行动将这奢侈变成了现实。

    在他13岁时母亲去世,父亲的小妾成了继室,待他不好,他就利用迷信和巫婆的帮助,让继母对他大有改观。

    虽说从小就有抱负和谋略,但他心性不定。一时想当侠士,一时想做将军,一时沉迷诗文,一时又执着修仙,后来又迷上佛学。但谁的青春不是这样迷茫呢。

    弘治元年(1488),16岁的王阳明与诸氏成婚,在结婚当天他跟着道士去学打坐,直到第二天才被岳父找回。

    又有段时间,他迷上了朱熹所说的“格物穷理”,竟从早到晚对着竹子7天7夜,终于身体吃不消,只好放弃格物之学。

    弘治三年(1490),王阳明的祖父去世。18岁的他开始白天学习科考书籍,晚上搜寻经史子集,勤奋刻苦,进步神速。

    弘治五年(1492),王阳明参加浙江乡试,中了举人,获得去京城会试的资格。没想到次年,21岁已小有名气的他却落榜了。

    很快三年一试又来了,王阳明第二次参加会试,却再次落榜。他内心充满挫败感,但依然傲气地笑道:“你们以不中第为耻,我以不中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他的志向从来也不是中状元,而是做圣贤。落第之后,他回到家乡集结诗社,整日作诗联句、切磋书法,与徐祯卿、李梦阳一起学习古体诗,钻研辞章之学。

    此外,他还对兵书有着极大的兴趣。他认为鞑靼进犯弄得朝廷狼狈不堪,就是因为朝廷没有懂得韬略兵法的将才。于是,他开始寻遍兵法奇书,精心研读。

    26岁的他读了《孙子兵法》等兵书,为他以后平定叛乱与贼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心中始终想成为圣贤,又苦于找不到门径,内心抑郁,加之肺病复发,让他有了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想法。

    弘治十二年(1499),王阳明第三次会试,终于一举中第,获得二甲进士,任命观政工部,负责土木建设。那可是肥差呀,但王阳明并不是世俗之人,只踏实做事。

    不久,他被派往河南主持建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王越曾任兵部尚书,为防范鞑靼进犯立下过卓越战功,王阳明很是崇拜他的兵法,便向其后人习得。

    他一直在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修炼自己的德行。立志要当圣贤,便向贤能学习,以圣贤的标准时刻要求自己,做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

    弘治十五年(1502),是王阳明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之前,因为身体孱弱,他一直羡慕修仙论道之术,想归隐山林。但这年,他肺病复发,获批回乡养病,见到80多岁的祖母,他忽然悟到:人应以孝道为本,而佛学和道教都追求孑然一身,有违本心。于是他决定笃信儒学,从此再没改变。

    弘治十七年(1504)秋,32岁的王阳明应邀出任山东乡试的主考官。九月,他被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负责选拔武官的考试。

    此时的王阳明遇到了比自己大六岁的翰林院庶吉士湛甘泉,一见如故。两人都非常注重修心,发誓要为复兴儒学努力,这对王阳明今后成为明代大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仕途凶险,龙场悟道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宦官刘瑾擅政,逮捕大臣官员20余人。王阳明上书劝谏,惹怒了刘瑾,被杖责四十,打入了大牢。

    在狱中他写了《狱中诗十四首》,其中一首《不寐》:“天寒岁云暮,冰雪关河迥。幽室魍魉生,不寐知夜永。”可见境地有多凄惨。

    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专心致志研究圣贤之道,学习《周易》打发无聊的狱中生活。

    正德二年(1507),王阳明被贬贵州,任龙场驿的驿丞。因身体状况,他先去了杭州养病,被刘瑾得知,派人刺杀,幸而他足智多谋,假借投河自尽摆脱了追杀。

    到达龙场的蛮荒之地后,无吃无住,王阳明自己搭建了一间破漏的茅草房。不久,他发现了一处钟乳洞,干脆搬到了洞里住,还取名为“阳明小洞天”。

    洞虽不受雨淋,但终究是寒凉的,他的身体一再摧残,埋下了病根。除了住,吃也是个大问题,他不得不学种粮食。想他一代名门之后,何曾操心过这些?这大概就是天将降大任的征兆吧。

    吃住的问题解决了,他的精神却是孤独的。蛮荒之地没有才学之士,他又想起了湛甘泉。没人交流,他就自己独自参悟。

    某天夜里,他忽然顿悟了“格物致知”的真意:不应去格物,而应来格心,向自己的心求理,心即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宣告了“阳明心学”的诞生。

    在生存都困难的情况下,他却悟道了,果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因为一切都不如意,所以激励了他的心志,让他变得坚韧,增加了不具备的能力。

                              立院讲学,造福民众

    此后,他便在龙场创办了“龙冈书院”,教育子民。

    王阳明生性豁达,又热爱山水,即使被贬,也能苦中作乐,游山玩水,作诗抒情,这一点倒和苏轼很像。

    他的教学与众不同,不是坐在一起读书,而是在听风赏月的游乐中不知不觉育人。

    没多久,仰慕他的人都会集到龙冈书院,队伍壮大了,王阳明制定了书院四大学规: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

    随着王阳明的名声渐大,贵州布政使参政安贵荣前来送礼巴结,被王阳明拒绝,并劝说当地豪族安分守己。

    之后,贵州提学副使席元山也慕名而来,向王阳明请教,王阳明谈了“格物致知”就是格心,并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在这之前,朱熹提出的“先知后行”被视为真理。人们普遍认为“知”是“学问”,“行”是“实践”,是两件事。

    王阳明却说,“学问”就是“行”,“行”也是“知”,知行是一件事,知道就要做到。

    “知行合一”的说法在当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纷纷向王阳明提问,但最后都被他的学问所折服。

    正德五年(1510),38岁的王阳明告别谪居,前往江西庐陵担任知县。在任期间,他实行保甲制度,教化民心,规划城区,政绩显著。

    正德八年(1513),41岁的王阳明担任滁州太仆寺少卿一职,这是他一生中最清闲自在,惬意舒适的日子。他在《梧桐江用韵》中写道:

    凤鸟久不至,梧桐生高冈。我来竟日坐,清阴洒衣裳。援琴俯流水,调短意苦长。遗音满空谷,随风递悠扬。

    不久,他的弟子都闻讯赶来,数百名弟子经常环坐龙潭而咏歌,歌声响彻山谷。

    王阳明告诫弟子,要经常自我反省,“存天理、去私欲”。他说:“一个人如果不在克制私欲上下功夫,只是嘴上说说,那他终究无法认识天理、私欲。就像人走路一样,走过一段路,才认得那段路。”克制私欲,是王阳明能成为“完人”的原因。

                              扫除贼匪,平定叛乱

    正德十一年(1516),王阳明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省事务。当时,这一带贼匪相当猖獗。

    他名为升迁,实则是接了烫手山芋。他总结前人失败的教训,建立了精悍的军队,做了周密详尽的部署,广布间谍刺探敌情,决定逐个击破。

    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招安告示,对众匪进行循循善诱,劝降了不少贼头子。

    接着他率军抵达南康,凭着谋略仅用一个月就扫平了80多处匪巢,平定了江西,荡平了为患几十年的匪贼,被人们惊呼为神。

    这是王阳明建立的第一大奇功,也只是他立功的开始。

    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阳明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叛乱,得到宁王作乱的消息,立即募集义兵,前往征讨。

    高手过招,攻心为上。王阳明淡定冷静,使用了很多攻心奇谋,如张贴假榜、伪造紧急公文、故意泄露消息、给宁王的谋士写信等,一系列攻心计使宁王兵力空虚,最终双方在鄱阳湖激战了3天,宁王被俘。

    平定宁王叛乱只用了35天,可见王阳明用兵如神。然而,这等平乱大功却没有得到武宗的封赏。直到世宗即位后,王阳明才得以加官进爵。


                              心学形成,病逝途中

    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在江西南昌首次揭示了“致良知”说。

    他相信良知能使人忘却患难,超越生死。并用“滴骨之血”的传说,阐明了良知的作用,即当场就可辨明善恶的先天知觉。又将良知可消除私欲的力量,比喻成熔炉中的雪,瞬间即化。

    何谓良知?王阳明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良知,就是每个人心中不灭的光。

    其实之前他已提出“心即理”和“知行合一”,但加上此时的“致良知”才算是真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阳明心学”体系。

    同年,世宗即位。要对王阳明平乱论功行赏,封他为南京兵部尚书。不久,又加封为新建伯,世袭。这是莫大的荣誉,而他却两次推辞,但都未批准。

    嘉靖元年(1522),父亲王华去世,王阳明回乡守制。嘉靖三年(1524),他受邀在稷山书院讲学。

    嘉靖四年(1525),他又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也开始讲学,传播“阳明学”。同年,原配夫人诸氏去世,他续娶张氏,并于次年喜得一子。

    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的讲学生活结束。朝廷命他为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去平定思恩、田州的叛贼。

    叛军早就听闻王阳明的平乱史,不废一兵一卒就投降了。之后的叛乱,也都被他一一摆平。

    在上奏捷报时,他两次提出回乡养病的请求,都没得到回复。他的肺病加重,身体状况极度恶化,已是遍体肿毒,咳喘不止,不思饮食的地步了。所以,等不及朝廷回复他便起程回乡了。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青龙港的船上,年仅57岁。

    临终之际,弟子问其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好个“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的确不用再说什么了,他这一生早已用行动说明了一切。

    修身律己,以圣贤之德遵守,存天理、去私欲,立院讲学,是为“立德”;

    身患重病,却不顾个人安危,屡次为朝廷平定贼匪和叛乱,是为“立功”;

    身处困境,亦不忘钻研悟道,为后世留下不朽的心学著作,是为“立言”。

    他是三不朽之圣人,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知道就要做到,知和行是一件事。

    现在,我们应该能理解“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了吧?因为知道,却没有做到,所以等于不知道。

    想要过好这一生,就要行动,知道就要做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合一的三不朽圣贤王阳明:知道就要做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dx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