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乱糟糟的环境?
“给玩具车和娃娃衣服配独立的包装盒,给乐高积木准备一个透明的收纳盒,或者在房间里放各种颜色的洗衣篮……这些帮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的小贴士,都没有用!”这已经是Evelin的经验之谈了。“我一直相信,给孩子安排什么秩序教育、清洁教育,都是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Evelin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她亲眼见证过“清洁教育”的失败:“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教她三岁大的孩子怎么收拾拼图。结果过不久,这个孩子就在刚刚清洁过的地毯上制造了无数张纸屑。我的朋友的教育起了反作用啊!”
孩子在最初时,是不能理解我们大人的逻辑的。什么样的环境叫作“整齐”“有秩序”?为什么要保持环境干净整洁?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孩子们不知道大人眼里的“井井有条”是什么样子的,也不觉得把玩具铺满地板有什么不好呀。
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院教员Markus Schaer甚至宣称:“孩子喜欢乱糟糟的环境!(Kinder lieben das Chaos!)”
该不该收拾?这不再是一个问题
有的家长接触过“名人乱桌论”之后,产生了一个疑惑:我究竟该让孩子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呢,还是不干涉孩子呢?
名人乱桌论
许多有创造力、成就极大的名人,都有一个乱糟糟的桌面。科学家的解释是,桌子虽然乱糟糟的,但桌面却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并且它们都被一一铺平,让人能一眼看清楚,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因为本身毫无关联的两样东西而获得新的灵感。
根据“名人乱桌论”,孩子在乱糟糟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创造力。对于玩具来说,摆放得过于整齐的玩具看起来更像是展览品,而不是可以拿起来玩的玩具,相反,如果玩具是随意摆放的,那么他们可以随手地把各种玩具组合起来玩,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而且,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其实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证明。他在试图用手来感知每一样东西,试图把他们放到不同的地方,认知空间的概念。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只要家长能让孩子的房间乱而不脏,其实不用太过强迫孩子遵循大人的规则整理玩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41864/016c90c18804f26f.png)
但是,更多家长认同的是,如果房间太乱,孩子不仅缺少一个卫生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且会在其他方面也难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另外,摆放得乱七八糟的玩具也不利于孩子形成有条理的逻辑思维方式。所以,玩完玩具一定要把玩具收起来,各种物品也要收拾整齐。
这两种观点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成长,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综合起来考虑: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收纳习惯:玩玩具的时候,可以把玩具随便放,不玩玩具了,也不需要收起来,只要分门别类地摆放好就行。
等孩子长大了,想要有一个“凌乱”的桌面,那就由他去吧,毕竟,桌面是否凌乱只是孩子某些性格特征的体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桌面凌乱的人更加具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而那些桌面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人,则更倾向于守规矩、不太爱尝试新事物。
慢慢学会整理玩具
作为一个幼儿教育学者,也作为一个妈妈,Evelin认为,给孩子解释为什么要收拾玩具,孩子会忘;教孩子怎么保持房间整洁,孩子会知道这个方法;只有和孩子一起参与到整理玩具这件事情中去,孩子才能学会整齐、有秩序。
“Tell me, I'll forget. Teach me,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learn.”——语言学家富兰克林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
但是,有的爸爸妈妈可能会感到苦恼了:我叫孩子和我一起收拾,孩子不愿意啊,孩子只想继续玩游戏、看电视、过家家。没关系,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说过这句话:“爸爸妈妈,你们在做什么?我也要一起做。”
“我们的孩子们特别愿意参与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中来,包括整理房间,他们也愿意参与。清理一遍房间,打扫一下地毯,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里,只要我们不要强迫他们打扫房间、整理玩具,也不因为他们没有保持房间干净整洁而惩罚他们,那么他们其实就不会在这些日常整理中失去乐趣。”Evelin如此说道。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大人在整理屋子的时候,让孩子也一起来帮忙。不过注意了,如果我们说:“把房间整理一下吧”“快把玩具收拾起来”,这就说得太笼统了,毕竟,他们还不能理解什么叫做整理房间、收拾玩具。
我们应该给出具体的行动建议,让孩子承担一项具体的任务——比如说,让孩子把儿童椅从客厅移到卧室里——这样,成功让孩子一起整理房间的可能性就高了很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41864/687f02914a87b851.png)
另外,对于孩子来说,对他们的每一次行动的赞美也很重要。和行动建议一样,赞美越具体,越有效。因为孩子们希望他们的成果被看到,所以爸爸妈妈们也应该仔细观察,然后表扬他们的一举一动:“你把CD放在了架子上,所有的积木也都放回了盒子里,真棒!我真高兴能看见这么整洁的房间!”Markus Schaer介绍:“在教育学中,这被称为"描述性的赞美",收效甚佳。家长常常会和我们分享,当他们对孩子的细节表示欣赏时,孩子们会有多开心。”
有的家长为了调动孩子整理玩具的积极性,会采用一些小奖品奖励孩子。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因为“并非所有令人不愉快的活动都能因为奖励而变得愉快,对于孩子们来说,事后家长的认可才是更重要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41864/77441e076d351954.png)
那么,如果我们想从根本上解决房间乱这个问题,让孩子自己喜欢上整理房间,我们该怎么做呢?
“自主权是关键。孩子越能决定什么东西能够留在自己的房间里,他就越会意识到自己应该整理房间。”Markus Schaer说。
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必须牢记:别去帮孩子收拾玩具。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房间,那么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那是孩子自己的房间,孩子想住在什么样的房间里,能有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取决于孩子的想法和行动。“把刚刚整理好的房间又弄乱,这既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出于孩子玩耍的需求,”Evelin已经看透了孩子喜欢乱七八糟的环境的本性了,“这时我们就会相信孩子的自觉性,不去管他们,也让他们自己试一下房间不整洁的后果,从而体验一下整理房间的意义。”
如果孩子没有自己的房间,那么家长也可以在家里找一个角落,告知这是属于孩子自己的玩具空间,让孩子自己决定这个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放哪些东西。家长不帮孩子收拾,只是在定期收拾家里其他地方的时候,建议孩子也一起来收拾一下自己的小空间。
只有孩子发觉,自己的空间是由自己来决定的,那么他们才能学会珍惜自己的空间,学会保持空间的整洁有序。所以,如果爸爸妈妈们已经难以忍受房间乱七八糟的现状,不妨来试试和孩子一起整理各自的房间,同时也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