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老朱还是小朱的时候,我也还风华正茂,因了不熟悉,每次见到他,我都低眉顺眼,很客气地喊他的全名。
等到小朱成了大朱,因了某种机缘,我和他已经非常熟稔了,于是,就把他名字后面两个字省掉了,直接喊他“朱”。
就这样“朱”啊“朱”地又喊了几年,忽然有一天灵台突开,就像释迦牟尼还是尼泊尔王子时,在菩提树下顿悟那般,我忽然觉得“朱”啊“朱”的叫的令人很不舒服。于是,顺势又想起来一身学究气息的DC同学数次对我提出抗议的事来,他略带鄙夷地喊着我的名字说,“你啊,以后喊老朱的时候,能不能换个称呼?”,啊哈,不会大家早就听出了这个称呼的不妥吧?
于是,我入乡随俗般将“朱”这个称呼前面加了个“老”字,和别的同学一样称呼他为“老朱”。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8535/5134edcf9b7e0a50.jpg)
老朱,大约有多老呢?嗯,仅仅比我大三岁罢了。只是不知道是生理还是心理原因,总觉得老朱历经沧桑一般,仿佛比我们同龄人成熟了许多许多。
到底老朱有多显成熟呢?据老朱同学自己说,有次带儿子出去买玩具,商场的保安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说,“大哥,看孙子呢?”
老朱最大的好处是脾气好,无论怎么开玩笑,他好像都不生气,都能接受,时间久了,我的八卦之心又蠢蠢欲动了,于是某天,我问了老朱一个非常隐私的问题,“老朱啊,你打过嫂子吗?”(此处省略350字)
某一天,在家整理东西,忽然找出来当年老朱送的一些礼物,两本三毛的书,一本集邮册。记得那时我正羡慕三毛,幻想着也找一个荷西,陪自己撒哈拉沙漠里溜达溜达去。而又因为琴棋书画等等啥都不会,所以,只好找了集邮这个不需要艺术细胞的兴趣来附庸风雅。可喜的是老朱很心细地送了我那些礼物。对呀,我忽然又八卦心泛滥了,“老朱啊,你当年为什么没喜欢我呢?”,老朱同学收起来玩笑的神情,很体贴地说,“还是不告诉你答案的好啊,怕你伤心。”,别啊,快点说呀,像我这么八卦的人,别说是伤心了,就是伤身我都想知道答案啊。(此处省略550字)
大约因为我家的儿子和老朱家的儿子一样,都是个小胖子的原因吧,所以我和老朱聊的最多的话题其实是育儿。
儿子很小的时候咳嗽,把我愁的简直要疯掉,那时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听到“孩子咳嗽”这样的字眼,我立马就会凑上去,仔细打听起来。同事啦,同学啦,都被我挨着打听了个遍,当然,老朱也没能幸免。
老朱开始给我出主意,“用梨熬水,记住一定得是丰水梨。丰水梨你认识吧?超市里有卖的,个头很大,水很多的那种。”
过了两天,老朱又给我打电话,他喊着我的名字说,“我们同事家有个孩子也光咳嗽,带去医院查了查,说是过敏性咳嗽呢,你要不要也带孩子去医院查查?”
好容易等到咳嗽的娃娃不怎么咳嗽了,上了小学,又出别的问题了。一年级的时候,经常被老师罚站,一罚站就罚到了窗户边,因为站在原位上挡着别的孩子的视线。罚站的理由千奇百怪,磨蹭,走神,作业本折角,书本像狗啃的,甚至作业本交错了地方,连我也受了连带的惩罚,经常被老师在班级群里不点名批评,我妥妥地成了老师口中的“某些家长”。
那种指桑骂槐的感觉让我差点崩溃,几乎成了祥林嫂,见人就开始絮叨。当然无可避免地老朱仍然不曾幸免,我心里愤愤不平,为什么同样都是小胖子,老朱家的小胖子怎么就平安无事,我家的小胖子怎么就那么麻烦呢?“老朱啊,你有没有给老师送礼?你说我该怎么办啊?”,老朱一拍胸脯,“要不你请老师吃顿饭,我去给作陪。”,“真的?那可太谢谢你了。”,“不用客气,你儿子就是我儿子。”
自从老朱换了个繁忙的部门之后,想见他一面真比登天还难。我从3月份就开始预约,结果6月都来到了,还是没能见到他。
最近一次见到老朱是在酒桌上,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分手道别,我站在老朱面前。其时的老朱已经脚步踉跄了,拎着个包,要不是我扶了一把,还真担心他趴地下了。我瞅了眼他的外套,竟然开着,多冷啊,风嗖嗖的。可能平时照顾儿子习惯了,我差点伸出手替他拉上拉链,想了想,又放弃了,“来来来,把你的包给我,快点把外套拉链拉好。”,边说边从他手里拿过包,老朱晃晃悠悠地颤巍巍好几次,终于把拉链拉上了。
不知怎么回事,我的八卦心又泛滥了,我问老朱,“你这样回去嫂子不训你?”,“她敢!”老朱嗷的一嗓子,我差点没笑出声,啊哈,这还是我第一次听老朱这么大声音呢。“吹吧你!哈哈!”
喝多了的老朱果真比平时可爱了很多,像个孩子一样任性,拦着我们不让走,非要用车送我们回家。你说你都用代驾了,还不赶紧回家休息去,咋执意要做好事呢?
看着老朱伸开手,像拦鸡一样不让我们走,我伸出手扶住他,把他送到车边,刚想把他塞车里,让代驾领他走,结果老朱异常清醒起来,“不对,不对,还少一个,那谁谁谁上哪里去了?”哎吆,我的天,要是都坐全了,你都送到家,估计天就亮了。
等把该上车的都弄上车,该送走的都送到家了,我问老朱,“都半夜了,你别在车上咣当了,要不你干脆住我家算了?”,还没听见老朱的声音,代驾倒是插话了,“有孩子在家,不方便吧?”,“哎呀,你这人,想哪里去了?我都认识他半辈子了,还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
是呀,我认识老朱同学,已经二十多年了啊。时光易逝,如同匆匆流水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