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临近,毛坦厂中学就会刷屏一次,今年也不例外。
现在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毛中学子,两天前,正坐在车牌号为“91666”的大巴车上,前往六安市区,送考的万人队伍一如往年般浩浩荡荡。
除了紧张的时间安排外,毛中学子的压力来源还有一个——考试,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前几天有个毛坦厂中学的学生晒出自己的试卷,一年做了5千多张,堆起来有1米高。
我粗略算了一下,一年365天,平均每天要做15张试卷,每张试卷做下来至少要花1个半小时,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不眠不休地做题。而且,每次月考的成绩表都会贴在墙上,没考好的会上黑名单,退步的学生要自我检讨。
在毛坦厂中学,学生必须时时刻刻精力保持高度集中,绝对没有机会开小差,因为每间教室里都安装有一个360度无死角的摄像头。
班主任或许没出现在教室里,但他的眼睛可能正盯着监控画面,每个人必须专心致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紧绷,让毛中的学生难免有些小问题,如肥胖、便秘、腹泻、长痘等等。
这都是无足挂齿的小事了,他们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生病,因为真的生不起。平时如果有个头疼脑热,或者感觉到有点要生病的苗头,就赶紧自己买点药对付过去,不到站不起来的程度绝不会卧床休息。
三年如一日的夙兴夜寐,枕戈待旦,只为换取一个目标——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也是经历过高考的过来人,对毛坦厂中学学子们拼命苦学的精神,只有理解和敬佩。
但还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声音——质疑和嘲讽。质疑这种高压模式下培养出的都是“刷题机器”、“高分低能”、“即使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
白岩松谈高考刺痛无数人:嘲讽他们的人,大概从来没有穷过在桌子看来,说这话的人,不过是另一个版本的“何不食肉糜”。他们根本不知道在毛坦厂中学就读的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更不知道高考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白岩松曾基于他调查和亲眼见到的事实,做出了一个非常客观、公允、深刻的评价:来毛坦厂读书的,大多都是打工者的孩子们,他们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非常卑微的家庭。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这轮流给孩子做饭。这个母亲做几个月的饭打工去了,下个母亲做。他们都不是富裕的家庭。
高考的那天,大巴驶出毛坦厂的那幕,我至今想起来都一身鸡皮疙瘩,真是让人掉眼泪。上万人守着大客车,孩子出发要去高考。在这样的一个人浪和人群当中,寄托着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卑微家庭的梦想。
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去做出任何嘲讽毛坦厂中学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