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育杂谈散文
“无论是哪一代,都需要教育”

“无论是哪一代,都需要教育”

作者: 聚商论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7-11 16:18 被阅读157次

起因


感谢女神“Panda”给我的评论和留言

前两天我写个文章,《药神这个事啊》,文章里面谈到一个很简单很清晰的观点。提到的是电影人对社会的教育,关于热点,我们应该持续的跟踪,观察,思考,最后希望达成一个更统一的意见。关于健康和疾病方面,虽然说保险人在持续的蹭热点,但是,保险人持续以来,也都给大家提供着这样的思考。即便有时候,保险产品会被质疑,会被人骂,但他们的社会价值,确实应该予以承认。

这时候,女神“panda”在我的文章下方给我留言了。她的留言也是相当的精彩。

什么,我朋友圈给我文章点赞的人才这么少?

虽然,有点强推保险的嫌疑(这个我承认,),但是,看完这部电影想买保险的人确实不在少数。如果回避掉这个现象来谈,未免就有点睁眼瞎。

然而,她的回复确实让我觉得很精彩:“可以拍的电影太多,我希望能早点有一部教育父母的题材出现,无论哪一代,都需要教育。”



无论是哪一代,都是轮回

有时候,虽然我很不喜欢营销号,但是,也必须承认营销号他们本身所带的一些节奏,是非常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段时间咪蒙的文章《那个孝顺的学霸,从22楼跳下去了!》

这篇文章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都特别吸引人,但更吸引我的地方却不是标题和细节,而是评论!而最让人意外的是,评论最多人点赞的留言内容是:“请问,如何让我们的父母无意间看到这个文章。”

这个估计就是一个世界难题了。

随后,在世界杯如火如荼的时候,一档综艺《少年说》则又是火了起来。

家长在台下拼命的挽尊,我能想象到回到家里,如果没有记着和后续的跟踪,迎接孩子的是什么。这些例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都是感同身受。因为或多或少,我们都会有同样的经历,我们也不能排除说在这些家庭里面,会有很多很多的不为人知的温馨瞬间。家长和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因为教育走到了对立面了呢?

首先,作为孩子,我们务必要体谅的是家长。每一家自己的经济情况,自己家里都清楚。有时候,关于物质上的奖励,家长打个哈哈,只要不太过分,原谅一下就好,开心一下就好,有时候,也未必不是要把事情记在心里。但是,真正让孩子烙印在心里的是不经意间的重复的伤害以及偶尔的暴击。不经意间的重复伤害,就会变向上面这张图这样的哭诉。偶尔的暴击,啼笑皆非之余,真的会彻底的伤害掉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且看下图:

啊?我的天,原来“洗温泉”还能这样被定义的咯?明明是自己不守承诺,台下的妈妈依然振振有词:“热水就是温水,那温泉也是热的。”诡辩到这种程度,承认自己做了不守信用的事,有这么难吗?

我的天,回到家里,孩子让妈妈丢脸了,这下子好了,孩子有得好受了,(希望这档综艺节目会出现后续孩子回家惨遭家暴的惨案)。

像这样的故事,竟然让我感到语塞。难怪这个综艺没火起来(民主?文明?和谐?全都没有),家长也不会守在电视机前看这档综艺,万一孩子看到了咋办(哼,孩子不久翻了天了?),所以,我看看别的东西去,(反正接下来赵丽颖的电视剧开播了我再调回来。),嘻嘻,机智如我。

其实,无论是哪一代,都是一个轮回。

这部综艺,到后来,最多的评价便是:“中国的孩子与父母之间,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平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没有——中国的父母(或说长辈),从来就没变过。


抛开综艺,先说说成人的世界

成人的世界,很累的。每天上班,工作那么久,想来,大家都深有体会。每个岗位,都很疲惫,都很劳累。在社会上,没有几个人是不带面具,也没有谁,是真的有面子和尊严的。即便再大的老板,也得在比他的老板面前低头。

回到家里,或者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像我们今天的疲惫,劳累,回到家里的时候,每个人所希望的孩子都是贴心的孩子,而不是糟心的孩子。所以,当孩子在某些地方,有所不足的时候,其实第一时间,会加深的负面情绪的传递。这就类属于,如果你带上的一副能够遮住所有橙色地调的眼镜,去看彩虹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有六种颜色,而不是七种。因为,哪一种颜色,已经被你不经意间的屏蔽掉了。

而出现这样的类似情况的时候,极端的例子大致如下:

1:在工作上缺乏尊重,所以要在孩子的身上获得尊重感的满足。

2:在工作上缺乏权威,所以要在孩子的身上获得权威的感觉。

3:在工作上缺乏成就,所以要通过孩子来实现成就感。

4:因为自己并不完美,所以希望孩子完美。

而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情绪的映射,都是基于自身的原因。而且,在这样的时刻里面,第一时间的出发点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所以,轻易的许诺,诡辩的兑现,就认为可以打发了孩子;一丝丝的不完美,都可以以“严格”为借口,持续不断的施加伤害。而这时候,我们便可以轻松的发现:和孩子情感上的沟通越少,教育或者家庭生活出现问题越大的阶层,到底是哪些阶层。

好了。我们这时候问题来了,当我们从成人的世界里面开始剖析问题的时候,那么,这里问题来了,成人的世界里,到底还有没有“孩子的感受?”有时候,冷暴力,比热暴力,更可怕,伤害更深。



每一代都是一个轮回,而我们的使命是终结掉糟粕

每一代其实都是如此,发生在孩提年代身上的故事,会如法照搬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因为,除了他们的父母,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做父母的。中国这样的轮回已经很久很久了。

所以说,每一代,本身都是轮回。80~90,他们还在孩子的年代,他们身上也会发生很多的类似的故事。而到现在,00-10后或者即将诞生的20后,他们呢?他们难道要将他们60-70的父母的一些教育上的糟粕,施加在他们的00-10甚至很快就要来临的20后的身上吗?

即便,每一代都是一个轮回,那么,我们的使命便是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每家每户的经济的条件可能不一样,或者说,从社会中获得的教育资源是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我在想,即便,80-90后,当初的孩子成了父母,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注意一下, 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情感体验?或者说,我们不会对孩子说再过多的强调“别人家的孩子”,或者,我们对孩子也开始要做到“言出必践”

家庭,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细胞,他有一定的闭合性。无论是什么层面,我们都不可能介入到别的家庭里面来。比如,小时候,我妈打我一顿的时候,隔壁家的叔叔想护着我,我妈就会骂他:“我管教我自己的孩子,关你什么事?”如果我也介入到类似的情况,我相信,我收获的也是这样的谩骂。

但毕竟有一点确实非常实在,家长是因,孩子是果。如果是社会的苦果,社会也正在无奈的吞着。

社会在吞咽着(吞咽着什么?难道还有报复社会不成?),还真有。

(题外话:就在今日,7月11日上午9时,轰动全国的米脂4.27故意杀人案在榆林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法院经审理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赵泽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也正因为家庭的特殊性,孩子求助的渠道真的非常少,所以,委屈只能自己扛着,伤口只能自己舔着。以前还有妇联,中国的妇联主席,还是政治局委员。但是现在,妇联和街道在对孩子的帮助上的作用,真的非常少了。而为了家事报警?警察来了,某的风平浪静,警察走了呢?显性的家暴求助的渠道已经那么的少,何况,是隐形的呢?

还是女神说的对,无论是哪一代,都需要教育。

而无论我们是哪一代,我们都应该认识到,我们自已,都应该被教育。

相关文章

  • “无论是哪一代,都需要教育”

    起因 感谢女神“Panda”给我的评论和留言 前两天我写个文章,《药神这个事啊》,文章里面谈到一个很简单很清晰的观...

  • 杜威(三):教育即指导

    教育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作用,要想实现教育的目的,就需要对受教育者加以指导,无论是非形式的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需要...

  • 从做中学,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育和学习,是我们终身关注的话题。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面对下一代;无论是教师、教练等从事教学工作的人,还是其他需要...

  • Spring Boot -- Start Up

    做Java Web的同学,都知道项目启动需要放到servlet容器里面运行,无论是使用哪一款IDE,都是非常麻烦的...

  • 2019-02-12

    婚姻在于经营,我曾经很排斥这种说法。但其实却发现,无论是婚姻、还是友情,甚至是亲情,哪一种又不需要经营呢? 都需要...

  • 《原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生活中会发生很多事情,或许是别人犯了错,需要你的原谅;或是自己犯了错,需要自己的和解,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我们放下...

  • 销售

    最近去外面几个公司看了看,很多公司都有招人,而大多需要的人,都是销售。 任何行业都需要销售,无论是学校,房产,教育...

  • 教师应该知道的——7条德育途径

    正因为我们需要进行德育教育,那德育教育有哪一些途径呢? 学校的全部生活,学生参与的各种交往与活动都具有德育价值,都...

  • 书写的几个益处

    每天的持续书写都需要灵感,选择要写什么题目,这个过程有一种掏空的感觉。 无论是哪一种情绪,钦佩、崇...

  • 阿德勒学习笔记Day3

    阿德勒提出人生的三大任务:亲密关系、工作、人际交往。无论是哪一个任务,都指向与他人合作,指向社会兴趣,这些都需要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论是哪一代,都需要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ph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