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人,想笑笑,重温了一下小品。
看了一下陈佩斯和朱时茂老师的表演,不得不说,很精彩,让我笑得持久了一点。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很久之前就听说当年在春晚上的时候,表演中间实际上是出了岔子的,但他们凭着彼此之间深厚的默契,自己雄厚的舞台功底,观众不但没发现反而被征服了。
我想念那个时候,想念那种只有普通话的小品,想念那种把自己融入舞台的表演。
但是反观现在的舞台节目,你会发现东北话大行其道,尤其是喜剧。我当然不是在歧视东北话,我很喜欢东北话,话说起来很顺口,听起来也很舒服,会说东北话也真的会显得人诙谐幽默一点。
但或许正因如此,当喜剧节目都把东北话作为一个搞笑的元素融入进作品的时候,那么节目本身的特点呢?
如果小品没有东北话。虽然当下的的确确也有部分很出色的小品,但有些加入了一些俚语和网络潮词,总让我有一种作者对这个作品还不是很自信的感觉,所以要去和观众找共鸣点,因为万一观众没有被逗乐呢?
东北话就是一个共鸣点,他拉进了表演者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对本身就已经听说过的台词津津乐道,比如:“干啥玩意儿啊”“似不似傻?”可这些并不能算作作品本身的特点,充其量只能说是套用。
毫无疑问,如果扣去这些俚语和网络潮词,再去看作品本身,是否仍然能够让我们乐此不疲,表演者是否还能自信完整的演完,我不敢保证。
但我唯一能肯定的是,我怀念陈佩斯和朱时茂那个时代,不是他们表现的特别特别好,而是现在走心的小品的确太少了,创作太浮于表面,找不到回味的点。
看现在小品其实也挺开心的,但看完一段时间就忘了,不记得到底说了什么,也不记得教过我什么东西,雷同的台词太多让我想不起来作品的特点和主旨。
而我怀念的那个时代里,小品是有生命力的。就像《武林外传》一样,要说道具,剪切技术,拍摄水平没有一样能跟现在比,可偏偏观众买账, 真是应了那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经历了时间和观众筛选出来的作品,是因为作品本身的魅力,而不是有意加进去的、博观众一笑的“添加剂”。
20多年过去了,表演《主角与配角》的这两个人后来拒绝上春晚了,1998年的《王爷与邮差》是他们俩最后一次在春晚亮相。
朱时茂春晚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让我怀念的,现在只有他们,将来希望有别人。
我喜欢东北话,但是我不喜欢小品演员在作品里频繁的说东北话,我也喜欢看小品,但是我不喜欢全是东北话的小品。
如果没有东北话,如果小品里面不准加东北话,我想,作品本身一定会更具有魅力,留给我们的怀念也会更深刻。
比如28年前,陈佩斯的那句:“队长,别开枪,是我。”
陈佩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