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每日读第二十三章

作者: 象浦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01:43 被阅读1次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释】

  少说话是合乎自然法则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整天,是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所以凡是从事于道的人:求道的就与道相同。求德的就与德相同,求失的就与失相同。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意得到他;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意得到他;与失相同的人,失也乐意得到他。不值得信任的,当然就有不相信的事情发生!

 心得: 老子用自然界狂风暴雨必不持久的事实作比 喻,告诫统治者少用强制性的法令横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静无 为”之政,才符合自然规律,才能使百姓安然畅适。倘若以法令戒律强制人民,用苛捐杂税榨取百姓,那么人民就会以背戾抗拒的行动对待统治者,暴政将不会 持久。

  少施加政令、不扰民是合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 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 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道失德的 人就同于失道失德。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 得到他;同于失道失德的人,失道失德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 会有人不信任。

  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 人乎? ”在中国的固有文化中,无论道家或儒家,早就知道,宇宙之所以成为宇 宙,以及这个地球世界,有始有终,终会归于湮灭。有开天辟地的时候,也有天 翻地覆,终归结束的时候。老子说:“天地尚不能久。”白居易诗:“天长地久 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因此,有人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地也不能 永远无尽而长生不老的!不管经过多少年代,即使是几千万亿年,终归要有结束的一瞬。“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那么,人生更不能希求长久地永存了。

相关文章

  • 每日学习分享

    5-90/Day56/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3.12/个人成长篇】《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一】...

  • 对《道德经》中“不争”的理解

    读《道德经》,发现老子很是强调“不争”。“不争”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七次(第三章、第八章、第二十二...

  • 读《道德经》体证之五

    昨天读《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老师留的重点句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说句实话,刚开始读这两句并没有太大的触动...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二十五)希言自然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二十三章解读。 希言自然。 上章...

  • 天地无常 德成就

    走马观花道德经(23) 23.道德经第二十三景点——感应之门 第二十三章 天地万物无常生灭变化 希言自然。 飘风不...

  • 初识《老子》第23章

    第二十三章九十二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三章 稀言自然,故飘风不崇朝,骤雨不崇日。孰为此者,天地也。...

  •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开篇便向我们道破了世间法则——永恒,是不存在的。 我...

  • 道德经每日读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

  • 《道德经》启示录/5

    每周抄写三章《道德经》,这是第二十三周,我会坚持下去。诵读经典,久而久之,总会耳濡目染。 《道德经》一共才五千多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每日读第二十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zh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