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光圆明
朋友有些不良习惯,是很正常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错误。但问题正如这位先生所说的,是该点到为止呢还是明言提出呢?
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我们往往会常常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弟子规说: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这里是说,就是我们的朋友,他们的秉性、个性、性格和喜好也是不尽相同的,往往一件事情,在一个朋友那里就很容易接受,而在另一个朋友那里,就十分难办,不容易接受。个性气质使然。这种情况很多。
对于朋友的不良习惯是点到为止好还是明确提出好呢?所以,我们在奉劝他人改正自己错误时,就得善于运用适当的、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而不可急于求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去让人接受,就好最好的了。
只要是人家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并且感觉到是我们真心地在帮助他,觉得你奉劝的言辞和方式都很中肯、感人的话,相信他能理解你的良言苦心,相信他可以理解你用意。可以去改正自己的不足、过错和失误的。不管是明言还是点到为止的提醒。都可以起到作用。
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我们奉劝别人、提醒别人、劝告别的适当时间、地点和方式。千万要注意这些方面,才可以解决问题而无后顾之忧。
对于朋友的不良习惯是点到为止好还是明确提出好呢?一个人不接受、不愿意接受你奉劝他的话语、言辞和提醒,原因主要还是有几个方面:
一是你奉劝他、说话时的周围环境、地方是否适当呢?你对他提示、提醒或者是明确地说出他的不足、错误甚至罪过,这些事情时,周围环境是否还有其他人也在听到你对他的意见、提示、责怪或是批评、教化呢?
对于朋友的不良习惯是点到为止好还是明确提出好呢?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不要把好事做成坏事,你想的是好心,但为什么别人就不接受,为什么人家很反感,将你疏远、置若罔闻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你在指出别人的错误时,就要单独对他善言相劝,单独对他软言慰语,衷心耿耿地相劝,用爱心说明事由、错误、过火的言行或是罪责、事情发展的结局。
就事论事,点到为止。不要牵扯接受者其他方面、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人格和他其他方面。这样,只就事论事,耐心地说明,在适当的地点说明你的用意,相信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你的奉劝、提示、提醒和指点。
对于朋友的不良习惯是点到为止好还是明确提出好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而且都很注重自己的这个自尊、面子、在人前的体面,尽量不让自己的面子、体面、自尊、脸面收到伤害,只有他自己听到,而别人没有听到你对他的提醒和指责时,这个人才会接受你的意见。
受到别人指责、呵斥或是严格的批评,每个人都会尽力避免由别人施加的过分的指责、批评、羞辱、嘲笑和讥讽,受到别人过分的指责、批评和讥笑、挖苦等等的伤害之时,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愿意接受,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
对于朋友的不良习惯是点到为止好还是明确提出好呢?俗话说,人活脸面树活皮。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一个脸面、体面、面子、在人前头留给别人的形象、印象,很注重自己这个形象是否美好,很看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否有“权重”这个东西。
不管哪种人,都其实注重自己的人格,不让自己的自尊心收到一点点伤害。所以,我们在奉劝他人、提示他人、提醒别人改正错误、注意形象、注意公德、道德、正确与错误时,就要十分注意,你说话的环境、时间、地点和说话的方式方法,是否都正确呢?是否合适、适当呢?
对于朋友的不良习惯是点到为止好还是明确提出好呢?你正在说话的周围,是否还有其他人也在倾听着你对他的提醒、指责和意见?如果有别人,就不适合说、就不可以提醒、不可以指责、不可以批评明说。而是最好另找时间为好。
奉劝别人,让别人知道、理解你的良苦用心,别人改正了一个缺点、错误或是不良习惯,对奉劝者来说,也是会满心欢喜,可以防微杜渐、减少人生的失误过错,有着很大的功德。
对于朋友的不良习惯是点到为止好还是明确提出好呢?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做。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这是弟子规对我们的教化,怎不铭记于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