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风吹柳絮,清明节气,融和天气。
潮汕的清明节,拜祖的“老公桌”上总会出现这种食物——朴籽粿。略带青绿,不像网红食物青团那样,绿得彻底。这种绿,淡淡的,有时还会因为原料所用的叶子太嫩,而绿成一种嫩鹅黄色。
有人说,这是潮汕人的“抹茶蛋糕”。
的确有些像。将朴籽树嫩叶绞磨成汁,和入米浆,加白糖、发酵粉,然后倒入圆形小钵,上锅蒸熟,一个碧绿的酵粿就出炉了。
刚出炉的朴籽粿我是吃不到的,家里没有原料、工具自己做,往常吃的都是市场上买来的。清明与寒食相连,因此流传下来的朴籽粿是可以冷吃的。一口绵密,味道凉丝丝,甜味中夹着几丝朴籽叶子的苦涩,满口是植物的清香,恍然间会觉得,嗯,是春天该有的味道,是草木生发的味道。
若将买来的朴籽粿再上锅加热,苦味还会再减上一两分。热乎乎的朴籽粿口感更像蛋糕,软,清,甜。但需要小心的是,要一口一口吃,表面看着冷冷的颜色,内里的温度却足以烫伤舌头。
小时候,一丝苦涩都尝不了,因此不爱吃这朴籽粿,感觉它绿油油的,着实讨厌,还有一股怪味。每每清明,阿嫲买来朴籽粿,祭祀过祖先,便总要哄着我吃一口。大人们总认为,祭祀的供品总是要让小孩吃上一口,才会得到庇佑。
这种强制,让我们开始形成一种“不时不食”的观念。长大后,已没人强制你吃些什么,但自己倒会自觉地吃起节令食物了。
现在吃起朴籽粿,总觉得那丝苦味有很好的解腻作用,吃完一个,慢慢的,嘴里就开始回甘了,就像潮汕人爱吃的青橄榄。
小时候不爱吃青椒,现在会研究青椒炒鸡丝好吃还是炒猪肚丝好吃;小时候不爱吃苦瓜,现在在外面吃饭十有八九会点苦瓜汤;小时候不爱吃青菜,现在进化成不可一日无菜的成年人。
不爱吃青椒的野原新之助不会长大,我们却被时光褪去了孩童习性。
但还好,我们学会了接受苦涩。
清明节,潮汕人爱吃这种苦苦的“抹茶蛋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