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风险共担,是我看完《非对称风险》最深刻的收获。
今天推荐一本,《非对称风险》-【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译本于2019年1月出版。
一件事起头
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到外地游玩,当地(老婆的)好朋友热情招待,并请一起吃个午餐。就是这午餐期间,除了菜品我有些兴趣外,整个心情都被一位能说会道的青年小伙(小军)牵引着,而且小军对待小孩特别有一套。
“吃饭前要洗手”,“要自己吃饭”,“不能挑食”,“玩具要自己收拾”…
但小军未到30岁未婚,说话却特别有自信,而且个人拥有两套房产(不需父母资助)。上述一些话仔细怎么说,我学不来,总之我女儿特别听话,我内心是有抵触的,但又不由自主的表现为“听话”。
比如吃饭,我女儿比较挑食,啃一个鸡爪,吃了一小碗扬州炒饭,其它菜品都懒得碰,显然没有吃饱。但一句“要自己吃饭”似乎悬在头上,女儿说吃饱了,我也没有去喂她吃。(如果在家,我会想办法让她多吃些,女儿太瘦了)
在比如,用餐完准备走时,小军一句“玩具要自己收拾”,我女儿只能一个个收拾散落的乐高积木,而我想帮忙,却又觉得“做法不当”。
这件事后让我内心极其不爽,除了感觉自愿地被操控不舒坦外,更气自己没能力反驳。当看了《非对称风险》,这件事也再次引起我的深入反思。
开始反思
小孩独立自己吃饭并没有错,自己收拾玩具的方式也很好,饭前洗手,睡前刷牙,自己穿衣服,这都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
但为人父母后,这些所谓的好习惯,都不是马上就会的,都是需要慢慢积累,慢慢引导。比如:
刷牙,不是从练习刷牙开始,而是从漱口开始。为了养成睡前刷牙,就连挤牙膏都要慢慢教;
学穿衣服前,要先学会辨别衣服的方向,还要先懂得脱衣服;
躲猫猫游戏,父母最好就是一直装傻,小孩自然会进步,他会先用手遮住眼睛开始,进化到用被子盖住脑袋,然后才是覆盖全身,最后才会找个地方隐藏起来。
我发现没有一个技能从0到1,都是0.1,0.2,0.3…,逐渐积累成1。
所以,回到上述的饭桌上,凭什么“要自己吃饭”就要自己吃饭,凭什么“玩具要自己收拾”就要自己收拾,难道就因为这是一个“对”的方式,就要每个人立刻马上按照这要求做吗?
我怎么觉得跟“不转就不是中国人”,“转发保平安”极其相似。
不过深入思考,其实问题不在别人,还是在于自己。
也许是碍于面子冲昏了头,没有了独立思考能力,被牵着走。
如果能及时引用“风险共担”,也许能跳出“好”框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父亲,风险将由一家三口共担,而他人的言语无论正确与否,他都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结尾
所以,风险共担,是我看完《非对称风险》最深刻的收获。
感谢你的阅读,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一月一级),坚持不一定成功,但不坚持更难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