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约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其中出现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的乐事、哀事有有多少人知道?
人物背景
众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自幼生长于世家。
她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赞。
她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王氏也工文章。
前期乐事

成婚南渡前
公元1102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明诚,不巧的是他与李清照都喜好读书
他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书
他们建起了书库,造起了书橱,其收藏之丰富,冠绝一时
于是他们买书、藏书、校书,几乎成了书痴。
俩夫妻一唱一和,恩爱十分——这大概是李清照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了
婚后两年,由于那时男人必须以仕途为重,赵明诚没办法只能离开爱妻远去他乡。
两地分居自然难免相思苦,也因此李清照有了许多思夫之作,词作同样是其真实生活写照。
此时原来那个快乐少女已然不在,长成了思情悠悠、愁肠无限的少妇。
这时的李清照逐渐由乐转哀了,正所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后期哀事

李清照四十二岁时,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后,朝廷南迁,北宋就此灭亡。
第二年,金兵攻陷山东,刚好当时赵明诚在山东做官,于是夫妇二人南逃到建康。
后来,建康城中叛乱时赵明诚带着她弃城而逃,这让李清照对他心灰意冷。
李清照在途经乌江时,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一首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时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从大局出发,赵明诚弃城而逃,这确实不对。可是从个人出发,他或许是为了李清照啊。
谁对谁错这又有谁能给出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