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着,等待着,当看到简书纸上电台邀请到了冰千里老师来做分享,我心里一阵狂喜。冰千里老师是一名执业心理咨询师,是多家平台的专栏作者,也是简书的签约作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3286416/8aa8d838d48003e2.jpg)
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的我,特别地想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心理学的视角去谈写作的呢?冰千里老师正为我们揭开这种写作方法的神秘面纱。
冰千里老师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把写作分为两大类:
1.消耗和输出
2.滋养和输入
第一类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所有主动意愿写给外界看的文字都属于这类。比如说我们发表在公众号、朋友圈、微博、qq空间、简书这些平台的文章。
第二类是指疗愈书写也叫写作治疗,泛指一切写给自己看的文字,不会给任何人看到,只是自我内心的思索和整合。比如我们常写的日记,比写日记更有效果的心灵书写,这两者都是有释放负面情绪的效果。
冰千里老师谈的疗愈写作让我对写作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总结概括了几点:
1.了解你自己的人格,通过文字吸引同频的人
千里老师说写作有你人格的投射,要形成自己的文风,那么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人格。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你的人格是独一无二的,写出符合自己风格的作品,通过文字吸引同频的人。
千里老师谈了自己写作风格的探索,他说他是真实、敏感、好奇的偏忧郁的人格,所以不能写虚幻,不能写表面或者跟风的东西,因而写走心、如何探索自己的、情感冲突的风格。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追问自己,到底适合写什么类型的文章,散文?故事小说?干货?
有时我想记录下我真实的生活,表达我对事物的看法感受,奈何写得平淡无奇,最后了了收笔,却还没表达出中心思想;有时我也想写故事,把身边朋友的事,自己的事,创作成一个故事。
文风没有稳定,我还走在探索的路上,或许我还不够了解自己吧。千里老师说“如果你都不了解你自己,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没有灵魂,不管你写的是什么题材”,我想,这也是文字没有力量,吸引不了人的原因。
2.放下对自己的苛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当千里老师提到这个概念时,或许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正在“苛刻”自己。
现在正是网络时代,网上阅读,网上写字,传播广,速度快,这给予了我们很多实现梦想的机会。小白逆袭创造了一个个神话,我们趋之若鹜,但是却会忘记了自己是真的需要吗?
写作是一种输出也是一种消耗,当功利心的诱惑使得你迷失自我,你的能量会被榨干,唯一支持你的是对自己无休止的苛刻,所有不以内心舒适为目的的坚持,都是消耗。
我的理解是写作要坚持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如果坚持了一段时间的写作让你乏味,不妨停下脚步歇一歇,再想一想,允许自己的懒惰,允许自己的放松,不必苛求,也许在悠闲之间,你瞬间的灵感能带你找到正确的写作之路。
3.养成随便写写的习惯
随便写可以是日记、涂鸦、或是自由的胡思乱想,看似无意义,它是你灵感迸发的源泉。
平时就试着写下你的梦境、幻想、身边的人事物,把出现在大脑层面的东西写下来,不用管错别字,随便图,随便写,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
千里老师也会给自己准备一个本子来涂写,写下来会发现字里行间的很多灵感。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有过随便写的习惯,早晨起来,即使睡眼朦胧,我也会试着在键盘上敲几个字,那时候的输出是最接近你真实状态的,没有约束,不用思考,就像一股意识流,它流到哪里你就写到哪里,有时出现的是梦境,有时是你昨天的回忆,但更多的是你对身心感受的描写。
或许在那时候你感觉不到它的作用,但确实潜移默化的,它会通过文字来疗愈自己,滋养自己,也是你未来写作的素材库。
4.写作是一种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作家是孤独的,人也是孤独的。人如何能抵御这种孤独感?酗酒,吸烟?或许这都不是抵御孤独感的很好方式,而写作却可以。
当写作成为你内心的需求时,写作也变成了一种享受。放下对文字的控制,写出的东西会越吸引。
写作从来都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遵从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从来不觉得我会写得有多好,也许写作就是在你不知所措的时候,给你点的一盏明灯,它就像一位老朋友,永远欢迎你的如约而至。
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 第08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