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期目标:
1、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
2、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3、每天学习充电,不停输入和输出。
二、每日日程安排:
6:00—6:30 起床。
6:30—7:00 复盘前一天的行动执行力情况。并在简书形成文字材料。
7:00—7:30 送娃上学。
7:30—8:10 散步(小跑),同时听书(喜玛拉雅APP)。
8:10—9:00 洗澡、早餐,提前到办公室。
9:00—12:00 上班(上班时间尽量用空闲时间完成对简书的任务)。
12:00—12:40 下班做饭吃饭。吃完饭立即关手机才上楼午休。
12:40—13:45 午休
14:00—17:00 上班(上班时间尽量用空闲时间完成对简书的任务)。
17:00—18:30 煮饭,接娃放学。完成简书任务,如果简书任务完成了可以自行安排。可看剧,可浏览其它APP。
18:30—19:00 吃饭。
19:00—20:00 自由时间。可适当带领小孩进行运动。
20:00—22:00 陪娃学习。
22:00以后关手机读纸质书或直接睡觉。
三、每日达成情况打卡
1、晚上22点前准时关机。 ( 已达成)
2、早上6:00准时起床。 ( 已达成)
3、6:30—7:00 复盘前一天的执行情况,并在简书开成文书。 (未达成 )
4、7:30—8:10 散步(小跑),同时听书(喜玛拉雅APP)。 (已达成 )
5、12:00—12:40 吃完饭立即关手机。(已达成 )
6、20:00—22:00 陪娃学习。 ( 已达成)
7、22:00以后关手机读纸质书或直接睡觉。 (已达成)
总结:
1、这个21天计划从实施后我就发现没办法连续执行,因为星期六和星期天我要有社交应酬。感觉真要逼自己严格按照计划来实行的话,那我要放弃的东西太多了。这也不符合我目前的生活实情。所以我还是要做些灵活变通。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同时也坚持陪娃学习,能做到这两点我已经很开心了。这个21天计划结束后我要每天写一个完整的文章,争取拿个简书创作者的徽章。
2、《我们的日子〉看到第10集了。今天想说说开集几个小年青进厂偷盗这事,真的是太真实了。我是亲身经历过的:
那时我们那里正在做一个大型水电站。所以有一个单位叫工程局,工程局分几个生活区,叫一处,二处,三处。而每个处也有施工区,施工区有各种材料放置区,露天的,有不怕雨淋的大设备,还有钢材,各种机械零部件。场子比较大,没法全封闭。那时安保也不严,保安甚至在吃饭时间直接去吃饭,没人交接。有些胆大的人就趁这个空档溜进场里扛一些部件出来拿去收购站当废铁卖了。我有个女同学,就是经常这样干。是她亲口跟我说的,那时她在正在踩点,我碰见了她,她在等机会,在那空档她跟我闲聊,全盘告诉我,我才知道。那时我们才读小学六年级。
而我真正参与,是过后的一次偶然。那天应该是周末。我们一帮小孩没钱用,就去场子附近转悠,因为在场子附近经常可以拾捡到一些掉落的铁块,那个可以卖钱。然后我们无意发现一个缺口可以进入场子里。我们一帮小孩子就商量干它一票。于是分工合作。我胆子比较小,我负责放风,其他人进入场子搬东西。看哪个部件可以扛得动的,抬得动的,就悄悄往外抬。抬到外面之后正好有个斜坡,斜坡下面就是一条路。大家像蚂蚁搬家一样一件件往外面抬,然后扔下斜坡。最后感觉差不多了就撤出来。
我们偷的材料堆了一小堆。有人出主意,去找个小4轮来拉去卖,那时小4轮是一种小的货车。车找来后,大家一起动手,装车,联系买家。而那个买家是在菜市场。我们拉到那里过磅交易的时候。正好有个工程局的人来买菜,看到我们在过磅,他很惊讶我们这些货从哪里搞来。后面我不记得他是如果跟我们交涉了。反正最后他骂骂咧咧走了。我那时好担心他报警。幸好后面没什么事,我们顺利卖出。然后平分钱。我记得那时我分到50元,那时50元对我们来说可是一批大数目。那是1996年左右,一碗粉才1块钱,一根冰棍才1毛钱。
那时拿到那个钱之后我好担心警察会来找我们。因为我看那个工程局的人骂骂例例的,我还以为他会报警秋后算账什么的。第二天我去学校。校长在晨会上提醒我们全体学生,不要去偷拿工程局的东西。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那人是去学校跟学校领导反映而不是报警。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那件事终于顺利翻过去了。
可能那时我们都还小,而且那时管理也没那么严格,所以那人才不报警吧。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年少无知。做了这些不该做的事。不过,也许这就是青春吧。青春谁不犯点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