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雪地没牛羊。
在看李娟的《冬牧场》之前,从来不知道放牧原来还有没有草的地方,原来冬天还有游牧的习俗,原来在新疆不止有沙漠绿洲还有荒芜的冬季牧场,原来牧民的生活是如此原始而坚韧。
纪实性写作,这样的文字带有那天的味道,
大家的脑袋统统抵着粪墙,翻个身,羊粪渣子就簌簌掉得满脸满脖子。要是有咧着嘴睡觉的习惯就惨了!
在一个方园几十公里都见不到邻居;只有牛羊为伴;吃水只能到处去背雪回来化;没有任何娱乐设施的地方,李娟带着一个热忱而好奇的心,一双观察入微的眼睛,书写俏皮的文字,给我们一个即便是想象也无法描绘的冬季牧场,一个被世界遗忘角落的地方,一个被时代淘汰的生活方式,一个可爱的哈萨克家庭。
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看,冬季在戈壁放牧,而且是极度严寒,物资极度缺乏的地方,都不能算是一次舒坦的旅行,但就是这样的百里无人烟处,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牧民,他们的生活千百年来没有被记录,一趟一趟得背负着雪,一遍一遍驱赶着牛羊,一眼一眼望着天地四合。我们应该感谢李娟,在书中也提到,冬牧场的生活方式会逐渐被现代的定居生活取代,居麻一家应该也是最后一年去放牧。这样的现代化只能说给边疆也带来的变化,但一致的定居生活给我们的未来带来的究竟是幸福美满,还是千变一律,尚未可知。对于跟居麻一家一样,千百年来只靠着放牧来维持生活的人,他们的确是不用再忍受寒冬,可以在冬天窝在一个温暖的砖瓦房里,只是生活从此就没有了一抹不一样的景色,会有人怀念吧。
李娟真是有相当的勇气,可以忍受不能洗澡,满身羊粪味,为的就是亲自去体验冬窝子的实际。在她的笔下,原先荒芜的戈壁变得有人情味了:
骆驼虽然讨厌,也有可爱之处。尤其是那么大的骆驼却长着那么小的耳朵!
谁没见过骆驼呢,可又有谁会觉得只有它的小耳朵才是可爱的呢。
加码走了!像一百个人走了!我们多寂寞啊。
在鸟无人烟的戈壁,少一个人可不就少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嘛!
谁都相信冬牧场的生活如此艰苦,即便看了文字叙述也能体会到,但有趣的作家就是如此不一样,能抓住那些沙漠中的小水滴,将它放大,无限聚焦,从此生活就有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