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读书
透过表象,那是不朽的基因

透过表象,那是不朽的基因

作者: 小轩入雨 | 来源:发表于2016-06-07 13:38 被阅读33次

我们都是生存机器——作为运载工具的机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编制的,为的是永久保存所谓基因这种秉性自私的分子。

在拿到《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这无非是一本比较有名的科普读物。但在阅读之后,才发现这是冥冥中上天要改变我三观的前兆。

《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是英国畅销科普作家。这本出版于1976年的《自私的基因》在今天依然是不可多得的,让我们换个角度看自己的优秀作品。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从基因的角度如何来看待自然界。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的文科生也不要紧,作者写书的开始就阐明了会尽量让非专业的人士也能读懂。

作者希望从基因的角度说明,动物的寻求利益的出发点就是“生存的机会”。这一点是来自于动物的基因决定的。因此动物会争夺食物、配偶、领地、领导权,会抚养幼崽等等,都是为了自己的基因比别人能更好的传播下去。也是正为了基因的延续,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才被各自的基因创造出来,作者将其称为“生存机器”。

作者还详细的论证了个体的选择和群体的选择。大量的举例和思考过程严谨细致,很适合练习理性分析能力。另外文化作为一种类似基因的形式,也在积极的改变着我们的环境和未来。

如果你已成年,并且思想成熟、不偏执的话,推荐细致阅读。

刚刚搜索的时候,竟然发现有的书单将这本书列为“高中必读”。这本书对一个未成年人的影响,估计可以相当于《寂静的春天》对叶文洁的影响。书中的两段作为警示:

(这本书)非常引人入胜,但有时我希望我没有重读过它……一方面,我惊叹于道金斯多么清晰而有根据地看清如此复杂过程的来龙去脉……但同时,我还要责怪《自私的基因》使我在之后的10多年里,不得不与抑郁症进行长期较量……我不再对生命灵魂的认识感到确定,并尝试寻找更深层次的东西——试着去相信,但却不能相信——我发现这本书在字里行间里将我所有模糊的想法都一扫而光,而且阻止这些想法重新凝聚于我的脑海中。几年前,这造成了我个人生活中的一次严重危机。

我第一本书的一个外国出版商坦言:阅读这本书后,他失眠了3天,被书中传达的冷酷无情的信息而深深困扰。另外一些人则问我每天早上如何离开床铺。一个偏远乡村的教师写信责备我,因为一个学生读完书后含泪找到他,说这本书使她的生命变得空虚而无意义,他建议她不要把这本书推荐给任何她的朋友看,因为他害怕这本书会使他们造成相同的虚无主义与悲观...

这些也正好印证了我们如何对待真相。勇于面对自己绝不容易,能认清自己绝不简单。

相关文章

  • 透过表象,那是不朽的基因

    我们都是生存机器——作为运载工具的机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编制的,为的是永久保存所谓基因这种秉性自私的分子。 在拿到《...

  • 不朽的基因

    人类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基因的存在却是可以不朽的,人类其实不过是基因的载体,而基因则通过不断的复制与繁殖,达到了...

  • 不朽的基因

    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明确表达出:它们是被描绘为最接近于值得赋予不朽称号的遗传实体。基因是不会衰老的,它在一个又一...

  • 不朽的基因,不朽的信息

    或许在不同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从小可能都听...

  • 透过表象看本质

    “妈妈,你快过来!” 随着卫生间里传来儿子的大声喊叫,拉肚子的故事拉开了帷幕 最近连续三天,他都有些拉肚子,在今早...

  • 透过表象看问题

    今天早上起来,我又想跟婆婆吵架,因为煮饭的事,因为娃娃的事。但我觉得争辩是没有用的,她不会去改变。到底问题在...

  • 透过表象看人性

    读了《微表情》一书,感觉非常人所能掌握。细细想来,还是觉得应从生活中人的表达、表现、甚至表演来看一个人更直接。我们...

  • 透过表象,看本质

    对不起,我做不到。 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肤浅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真的做不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喜欢花,因为好...

  • 透过表象,感悟背后

    “写作素材是作者写作的主要瓶颈。”——爱写的女人。 我要求孙孙每天在简书写一篇作文,但我自己都没这个能力,怎么能教...

  • 透过表象看本质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上篇文章提到关于读书的一些认知,我们读书的目的,最终...

网友评论

  • FpJPnh:(((*°▽°*)八(*°▽°*)))♪

本文标题:透过表象,那是不朽的基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md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