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分享下在长期的阅读和朗读背诵上,我家章是怎么用的,怎么协助他们管理自己,条理规范。
我家的章主要用在背诵和阅读中,也和他俩的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规范他俩的生活。
所以,左右从一年级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后,就一直能够自己管理好手机,有效使用,不玩游戏。打游戏看电视,也能合理规范,有效控制。
一年级的时候,我给左右制定了时间表和星星表,帮助他俩规范,实行了一段时间也不错的。
后来因为看了不同的文章,说外界奖励不好,怕孩子形成依赖,不能够触发自我驱动,想想觉得挺有道理,就停了。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各种习惯规范很难做到,因为本身我们自己做得不到位。再后来,又重新制定了规范,一直沿用到现在。
所以,我现在的体会是,奖励机制好不好,看父母看孩子,看实际的情况和效果。有的孩子就是很自觉,不需要外界物质奖励,他在付出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就能够自我激励。有的孩子,比如我家的两个,小的时候贪玩,通过奖励的方式,帮助他们培养习惯,做得久了,坚持的时间长了,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也能获得成就感,产生了兴趣,这个时候动力就迁移了,也会触发自我驱动。奖励就成了锦上添花的事情。
我和左右说,每个人都要付出才能有收获。爸爸妈妈去上班,也是付出,通过劳动获取报酬。你们两个虽然小,爸爸妈妈有义务有责任养育你们,但是你们也应该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也应该通过努力去收获。
他俩表示很认同,要有担当,有责任感。所以,我们一起商议了他俩怎么努力,通过哪种方式努力,报酬是什么。
他俩要做的,可以获得报酬的付出,一个是自己的努力,包括朗读背诵、阅读,这些都是现在年龄阶段应做的、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所需的知识储备。还有些是家务,洗碗扫地,家庭的事务性工作应该大家共同承担。
能够得到的报酬,属于休闲娱乐类,玩玩具、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吃冰激凌。
付出和收获之间要定价和匹配,章就派上用场了。
今年暑假开始采用积分制了,为了方便,他俩自己加自己减。
所以,我家玩电脑游戏,看电视这类的娱乐活动,除了活动本身有规定时间,比如电脑游戏只能周末玩,一次不得超过半小时。要挣游戏时间,需要自己去积分换的。左左还喜欢玩,自己每周末会挣够分去减,右右对玩电脑游戏兴趣不大,他就只管加从不减。
说回儿歌,因为儿歌的学习有好几个层次,比如会读,会背,认识生字,会做题,有几种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给孩子设定不同的奖励,让孩子有动力挑战更难的目标。
针对不同的内容作出不同的定价,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多,制定规则并且严格高效地执行,这样孩子也能渐渐养成习惯。得到了去合理的享受,不合理的也不会死磨硬泡。
我前几天问左右,你们背诵读书是为了奖励吗,他俩说不是,就是愿意和喜欢,不过有奖励就更好了。
对于右右,自己本身爱看书,我们反而要限制他的读书时间,让他劳逸结合。
对于左左,喜欢玩电脑游戏,喜欢各种玩,有各种小聪明劲儿。我们要依据我们约定好的规则来约束他,让他合理地分配时间,做好自我管理。
奖励只是一种手段和方式,用什么奖和怎么奖因人而异。
最根本的还是帮助孩子养成习惯,从长期的坚持中获得成就感,产生兴趣,不断地深入,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和动力,最终形成自我激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