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院
《美人鱼》:罪恶依旧存在,“我”用它来度人

《美人鱼》:罪恶依旧存在,“我”用它来度人

作者: 泰伦斯与马赛克 | 来源:发表于2016-02-12 23:34 被阅读2429次

周星驰的最新电影《美人鱼》有着意味深长的结局。邓超饰演的刘轩接受了海洋生物学者(吴亦凡)的一次采访:刘轩成为了一位环保/保护濒危物种主义者,他将所有的财产都投入到保护环境/濒危物种当中;刘轩与美人鱼珊珊也成为了夫妻,他们在海洋中自由地共舞,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不得不说,这样一个结局是令人愉悦的。观众可以在这种结局下满意地走出电影院。电影散场,人鱼共舞带来的环保/保护物种的教育意义于是乎,不知不觉地流入了每位观者的心田。

然而,这样的结局同时给观众带来了诸如以下几个问题的困惑。

1,除刘轩之外的其他人,如若兰(张雨绮),徐克扮演的大佬,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他们是否受到了应有的道德和法律上的审判?

2,电影之前营造的世界,是否仍存在着,如利用声呐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3,拜金主义之风是否仍继续横行?

结局所带来的困惑

周星驰对上述问题都采取了回避、缺席的策略。他的做法是,利用一个梦幻的,虚假的,却异常美好的新环境代替之前营造的,黑暗的,罪恶的,极度物质主义的世界,并利用新环境诉说了剥离之前语境的刘轩的圆满故事。

这种结局的书写其实很不同于周星驰以往的电影。例如,在《功夫》和《长江七号》中,即使结局有些梦幻,主角们的故事在之前电影营造的世界中都有了圆满的结束。无论是阿星战胜火云邪神,消灭斧头帮,拯救包租公包租婆,还是爸爸被七仔用生命救活,幸福地和小狄生活在一起,周星驰以往电影的结局书写是完整意义上的终结叙事。然后才是在之前叙事终结的基础上突出重生的意义,将叙事延续到另一个童话的开始。《功夫》中的阿星和哑巴妹最终一起开店卖回忆里的棒棒糖,乞丐向其他小孩兜售武林秘籍,《长江七号》中,更多七仔的出现,均为充满了无限童真、生命萌芽希望的新童话的开始。

但《美人鱼》结局的意味深长在于,它之前的叙事似乎是没有被终结的,另一个童话的开始不是建立在之前叙事终结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一个完全另起炉灶的新环境上的。因为,之前的叙事并不是终结的,而是戛然而止的。

为什么在《美人鱼》中之前的叙事会戛然而止呢?而不是像周星驰以往的叙事那样被终结呢?

原因是,在《美人鱼》中,之前的叙事其实是非常现实主义的,那种与现实社会结合的程度大大超过了周星驰以往导演的所有电影的程度。我们在电影中可以看到特别点明的,有着某种情感诉求的,粤A 99999的大陆车牌特写,两名身着大陆公安制服的愚笨的警察,以及一系列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情节,如超级城市堵车、拜金女、官商勾结炒地等等。那些对当下中国大陆的书写虽带有几分夸张,但却因为情节、道具的明确指涉显得非常具有批判性的现实感。

很显然,这种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的,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绝对不会被轻易终结的。它的结局是,在隐秘,缺席中得以延续,就像我们社会也在延续一样。因此,那个戛然而止不是对之前电影中的现实的审判,而是停顿,是介质,是进入新环境的标志。

这种处理方式很像贾樟柯2015年的新作《山河故人》。在《山》中,2014年的叙事终结于涛(赵涛)送儿子回上海。之后的,2025年的中国社会,涛(赵涛)在2014-2025年之间的命运,以及其他人物,如梁子(梁景东)全都在2025年的叙事中缺席。

《美人鱼》和《山河故人》一样,最后的故事似乎发生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之前电影中营造的世界,即,此刻的,中国大陆的,现实世界,它们存在于一个另起炉灶的,未知的,如梦般的新环境中。

一个问题就此产生了。是否可以说,之前电影营造的世界中,罪恶(破坏环境、杀死物种、阶级歧视、拜金主义)依旧存在并延续着,我们现实世界的问题也终将不能解决?

保护环境/濒危物种与人类中心主义

从结局所展现的,保护环境/物种的角度,这个看似正能量的主题,我想,其实是“虚幻”的,脱离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这一点,在《美人鱼》的开始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说明。

在那个奇怪游客游览奇怪博物馆的场景中,周星驰对于物种保护问题通过蹩脚的喜剧桥段明确的表达了观点。一,人类正在标本化物种。二,人类正在人类化物种。第一个观点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现实社会正在进行着这种方式的物种保护。无论是活的物种(动物园化、生态公园化),还是死的物种(博物馆化)其实都是标本化的物种。第二个观点是第一个观点的核心问题。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被壁虎标本替代的恐龙标本,还是被狗替代的珍惜老虎物种,以及被蝙蝠侠替代的蝙蝠标本,一切标本化的物种其实都是人类化的物种。所有被标本化的物种全都夸张的,按照人类的喜好去变换了形态,去取悦于人类的认知和审美。

这其实是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的保护环境/濒危物种,即我们按人类的需求和认知去行动。保护环境/濒危物种如果在这种视野下只能是终生片面的,消极的。在人类中心主义下,人类是地球的王者,大多数人类不是为了维护地球生态而去保护环境,他们是为了自己不被环境恶化带来的灾难杀死而去保护环境。同理,人们不是为了维护地球物种的自然选择而去保护濒危物种,他们是为了对非人类(除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种)殖民(展览和标本化物种就是人类对非人类殖民的表现)而去保护濒危物种。

在大多数以人类中心主义作为视野的保护环境/物种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人类破坏环境,杀死物种后所经受的审判。有的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如艾默里奇的《后天》,也有的是,人类由于怜悯心爆棚所带来自我审判,如纪录片《海豚湾》。但是,像周星驰这部《美人鱼》一般的,剧中的人类并没有因为破坏环境,消灭物种而被审判,电影外的观众却去自我审判的电影是极少见的。因为它想表达的保护环境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非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的。

《美人鱼》的最后一个镜头其实就展现了刘轩抛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真正的与环境、自然、其他物种(讽刺的是,美人鱼本身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共存的场景。但很明显,那个镜头在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是梦幻的,浪漫的,童话般的,也是远离现实感的。

相对的,在那个隐秘的,缺席的,有现实感的,之前电影营造的世界中,保护环境/物种在抛开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下,其实也是空谈。就像我们现实世界中的保护环境/物种永远纠缠着人类中心主义,而无法摆脱人类视野一样。

从保护环境/物种的主题建构来说,在《美人鱼》中,我看到的是一种“空”和“虚幻”。那种“空”和“虚幻”在结局中的新环境里被放大了,并告知处在人类中心主义下的我们,那就是“空”和“虚幻”。而在电影的现实主义中,也同样存在着那份空和虚幻。它与新环境中的不同在于,它其实是一种无力感。那份无力感不仅仅表现在环保/保护物种的主题下,人的命运、社会的风气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现。

僵硬的现实主义与“空”和“虚幻”的新环境(结局)

对于《美人鱼》中的人的命运,我看到的是,永恒的,无法改变的僵硬。我想,改变僵硬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像刘轩一样进入“空”与“虚幻”的新环境中。

电影中,从若兰(张雨绮)对待珊珊、刘轩的态度可以得知,若兰所代表的一类人,有着僵硬的永恒歧视。在一些观众认为很无聊的,众大佬开会的场景中,我们看到,开着法拉利的若兰是大佬(徐克)钦定的接班人。而大佬(徐克)则是乘坐比法拉利高出一个档次的红旗轿车的永恒权力。若兰与大佬(徐克)的权力交接是具有现实讽刺意义的,他们是不是姓赵我不得而知,但那份永恒权力将会永远的站在新生权力的背后(如刘轩),永远地操纵着,欺骗着他们眼里的低贱的阶级。

《美人鱼》中的社会风气也是僵硬的。除了那个被周星驰故意留出口子的摩托车少女,其余的人类均展现出拜金的特质。拜金其实并没有错,有些拜金者是新生权力下的不太坏的拜金者,如刘轩,他的僵硬程度显然是不强的,终会被真情感化;也有些拜金者是怪诞的拜金者,如送刘轩火箭器的大佬,他的僵硬也是有些人情的点缀;最坏的拜金者是拥有永恒权力的拜金者,如若兰和徐克扮演的大佬,在电影中,他们会像拥有权力、财富一样,永恒地僵硬地拜金,永无进入“空”与“虚幻”的梦幻新环境中的可能。

可以说,《美人鱼》是非常二元主义的电影,整体地看,它可以清晰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前面的,充满批判性现实主义的世界,另一部分就是那个短暂结局的新环境。它们之间的介质是如此的清晰,以至于我们能明确看出两个部分的不同。在现实主义的世界里,人类中心主义是最根本的思维。电影中展现的,人类社会的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阶级歧视,拜金主义云云均是那个思维的衍生。然而,结局里的新环境又是什么呢?我以我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看到的是“空”,是“虚幻”,是摆脱人类、凡间、社会的美好。

那个新环境就是传说中的,佛家的极乐世界。周星驰其实又拍了一部有关佛学的电影,一部光怪陆离的,没有佛出现的佛学电影。

一部佛家的,度人的电影

一个有趣的细节也许可以验证我对那个新环境就是极乐世界的猜测。

佛经上说,极乐世界清净无染,没有三恶道,往生过去都化成男身,没有女人,也就没有男女和合。

那个幻想中的美人鱼是没有男女之分的,从生理性别来说,电影没有明确展示他们的性器官。更有趣的,根据美人鱼部落的那位老婆婆所说,400年前的明朝,一位姓郑的人类与美人鱼部落有过不解之缘。按照时间推算,那位郑姓人类就是三保太监郑和,他与美人鱼的交集其实暗示了美人鱼是如三保太监般没有性力的。这样看来,刘轩与珊珊也就不可能有性事。

几乎所有处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影者认为的,刘轩与珊珊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如果放在极乐世界里,爱情变成了乐,也变成了团圆。

同样的,我们受到洗礼和说教的那个保护环境/濒危物种的主题,放进佛家道理中,就成为了,扫地恐伤蝼蚁命,不杀生这种被我们现代人称之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保护环境/濒危物种。

因此,在我看来,《美人鱼》是一部奇特的电影。它可以被放进两个不同的媒介去解读,就如它在影像上展示出的,现实主义与梦幻的泾渭分明一样,在不同的媒介,对《美人鱼》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更重要的,《美人鱼》是一部度人的电影。它先扎根于我们此刻的社会,展示了被夸张了的现实世界中的罪恶,之后又短暂展示了传说中的极乐世界,告诉我们什么是佛家的圆满。难能可贵的是,《美人鱼》没有佛家的说教,只有娱乐,幻象。我们能否读出它真正的教化意义,还是被眼前的幻觉所欺骗呢?

文by 泰伦斯与马赛克

相关文章

  • 《美人鱼》:罪恶依旧存在,“我”用它来度人

    周星驰的最新电影《美人鱼》有着意味深长的结局。邓超饰演的刘轩接受了海洋生物学者(吴亦凡)的一次采访:刘轩成为了一位...

  • “绝非儿戏”腾讯游戏家年度人物 —— 美人鱼头

    原标题:“绝非儿戏”腾讯游戏家年度人物访谈 —— 美人鱼头 2017腾讯游戏家年度盛典上,王者荣耀主播——美人鱼头...

  • 想实现财务自由?或许你可以看看这些书

    金钱本身并不是罪恶的,重要的是使用它的人是善良还是罪恶,金钱只不过会扩大这种善良和罪恶,因此追求金钱从来也都不是可...

  • 美人鱼

    我看了很多关于美人鱼的动画片。我不知道美人鱼是否真的存在?但是我觉得前几天堆的沙堡美人鱼应该会喜欢。我特别喜欢沙堡...

  • 关于爱的唯美诗句(原创精选)

    人间依旧冰冷,我依旧在黑夜里独行 黑夜是我的最爱,她掩盖人世所有的悲哀 爱情有时是幌子,人们用它来掩饰房里空虚的位...

  • 镜子

    我有面镜子 我想用它照照 那些罪恶的人儿 让他们瞧瞧那些 肆意践踏他人家园 却自得其乐的面孔 我有面镜子 我想用它...

  • 家暴:存在即罪恶

    11月 25日下午,一条微博迅速冲上了热搜——宇芽被家暴。宇芽,papitube签约博主,因在社交软件上发布自己仿...

  • 你已被对方移出好友列表

    朋友圈,有人用它来炫富,有人用它来炫穷,有人用它来秀恩爱,有人用它来秀智商下线,有人用它来打广告,有人用它来卖产品...

  • 我用它来形容我的生活

    我拿出一支笔,吸满浓黑的墨汁; 我的思绪从脑海顺着血液流到指间,灌进笔墨中; 经过拥挤的笔尖,在白纸上来回滑动; ...

  • 黑夜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人鱼》:罪恶依旧存在,“我”用它来度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pu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