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骄人成绩,一举一动影响着世界,中国在世界政治关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印度的改革和发展也受备受瞩目,被认为是继中国之后,世界经济的增长的新引擎,亚洲正逐步成为世界的焦点。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丝绸之路又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让我们得以又一次重新审视,曾经被我们忽略或者扭曲的历史。
早在2000多年以前, 我们所熟知的“丝绸之路”贸易网络就已经存在。
它将中国太平洋沿岸和非洲及欧洲的大西洋海岸联系在了一起,使波斯湾和印度洋之间的货物流通成为可能,同样还有穿越亚洲之脊的、连接城镇和绿洲的陆上通道。 它将中国太平洋沿岸和非洲及欧洲的大西洋海岸联系在了一起,使波斯湾和印度洋之间的货物流通成为可能,同样还有穿越亚洲之脊的、连接城镇和绿洲的陆上通道。
“一带一路”战略有关促进贸易发展、投资海陆通道并与各国建立合作交流关系的想法,都是基于一种常识——即今日纵横交错于亚洲,将中国与欧洲、里海、高加索山脉、波斯湾和东南亚各个角落连接在一起的新交通干线,追随的正是当年那些带着货物和信仰四处奔波的旅行者和圣贤者的足迹。
![](https://img.haomeiwen.com/i7879657/5867cad37df38f07.png)
最近读彼得弗兰克潘的《丝绸之路》,书中写道,目前人们把目光集中在中国和印度,但这些对于观察世界的过去和未来来说,均非最佳视角。事实上,数千年来,连接着欧洲和太平洋、坐落在东西方之间的那块区域,才是地球运转的轴心。
书中展示了各国权力的兴衰起落、世界各地的黎明与黄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规律,一个国家的资产泡沫和突发经济衰退如何能够给几千英里以外的其他国家与地区带来影响。
它论证了历史上诸如西安、洛阳、北京、巴格达、大马士革、伊斯法罕、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等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宽容政策如何带动艺术、科技及学术的发展。它阐释了资源竞争和影响力竞争如何会导致军事冲突,其影响不仅限于当事地区,而且会波及整个世界。它还指出,世界旋转的轴心正在转移——移回到那个让它旋转千年的初始之地,丝绸之路。
中国的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自不必多说, 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中一直是世界上最为文明,富强的国家。我们来了解一下丝绸之路上其地区的历史。
一 ,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两河流域,人类文明就是从这里诞生,而许多人坚信,人类本身就在这里诞生——在伊甸园里,“贤明的上帝种下了一棵棵花树和果树”,人们普遍相信,那地方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富庶的田野。 就是在这座连接东西方的桥梁上,近5000年以前就建成了伟大的城邦: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成为古代世界的奇迹,城市人口多达数万,街道纵横交错,排污系统精密复杂,几千年后的欧洲都无法与之媲美。其他大规模的文明中心,如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尼尼微、乌鲁克和阿卡德,则以其宏伟壮观的建筑而著称。
这个地区是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发祥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印度教在这里相互碰撞。这是一个各语言群体相互竞争的熔炉,印欧语、闪族语、汉藏混杂在那些说阿尔泰语、突厥语和高加索语的人群可以说中。
所以,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二 ,最早的帝国中心
自文明伊始,亚洲的中心就是帝国的摇篮巴比伦,亚述,埃及,波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的美索不达米亚冲积平原,为人类文明的出现提供了土壤,正是在这里,诞生了世界最早的村镇和城市。系统化的农业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并扩展到整个“新月沃地”——这是一片水源充足的沃土,从波斯湾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沿岸。
在差不多4000年前,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这里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律,为他的臣民制定了详细的行为规范,并对违法者实施严厉的惩罚。
即使在西方引以为傲的希腊时代,其文明也深受两河流域的影响,另外其发展程度和东方比起来也是有很大差距的,在东方已然有很多大型帝国,比如埃及,波斯等。
在所有崛起于此的王国和帝国当中,最伟大的莫过于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从位于今天伊朗南部的家园迅速扩张,统治了邻国,将势力延伸到爱琴海岸,征服埃及后一路向东,直抵喜马拉雅山脚,波斯人不仅仅有强大的武力,同时也有着开放和包容的的政治胸怀。
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释放“”巴比伦之囚”。当居鲁士在公元前539年夺取巴比伦时,说这样做可以让那些被巴比伦腐败统治者压制的神灵得到释放。他随后把巴比伦人在公元前586年抓来做俘虏的犹太人送回了耶路撒冷。
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波斯人的成功要归功于他们的开放态度。“波斯人十分乐意接受外来的风俗习惯”,他写道,如果他们觉得某个被征服者的服装样式更好,他们就会放弃自己原来的服饰,这使得他们能够借鉴米底人(Mede)和埃及人的穿着风格。
受过良好教育的官员们监督着帝国的日常运转,他们还负责监督维护、整修帝国内纵横交错、令古代周边国家羡慕不已的道路系统。将小亚细亚沿海地区与巴比伦、苏萨(Su和波斯波利斯纵横相连的交通网,使人们可以在一周内到达1600英里以外的地方。
早在3000年以前,这里不但拥有强大的帝国,同时也拥有了成熟管理技术。
三,东方—罗马帝国的梦想和野心
盛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后期也一直把重点放在东方。
罗马在征服了高卢 ,和不列颠之后,并攫取了数量巨大的战利品 。不过,欧洲可以征服的地方只有那么多,而且没有什么发展前景光明的地方。 像不列颠这样的地方不可能为罗马帝国增添任何价值。驻扎在不列颠的士兵在家信中说,这地方就是冷漠、孤独和无望的代名词。
真正推动罗马成为帝国的因素是它能够重新将目标定位于地中海以东。
罗马的成功和荣耀始于对埃及的占领,以及将矛头对准更远的东方——亚洲。
征服埃及改变了罗马的命运。他们获得了尼罗河谷大面积的庄稼收成,导致粮食价格急速下跌,家庭购买力随之大幅提升。贷款利率也开始下滑,跌幅从4%到12%不等。兼并埃及后不久,罗马派税务官员到犹太省 进行人口普查,再次确保税收的精准。
东方世界让罗马人眼界大开,在罗马兼并埃及后的几年中,每年都有120艘商船从红海的米奥斯贺而莫斯港 驶向印度,罗马和印度的商业交往频繁。一年有多达1亿塞斯特斯(sesterce,古罗马货币单位)从罗马帝国流出,进入到边疆以外的东方贸易市场。 这一惊人的数字相当于帝国年造币总数的近一半,并占去年度预算的10%以上。
罗马帝国一直紧密的关注着东方的一举一动,司机扩它的野心,然后罗马向东方的野心遭遇了帕提亚帝国的强力阻击,后来又有波斯的萨珊王朝。
罗马的野心体现在对都城的位置选择上,据称,尤利乌斯・凯撒曾考虑将亚历山大港或小亚细亚的特洛伊旧址作为都城,因为这里更便于管理罗马的利益所在地。
公元4世纪初,迁都终于实现,在欧洲和亚洲的交会点上,一座宏伟的新城拔地而起,标志着帝国的关注焦点已然确定。 一座辉煌的新都 它的出现不只是为了和罗马竞争,而是要超越罗马。
君士坦丁堡坐落在统摄交通要道的关键位置,特别是把守着进出黑海的海上通道,同时还可以洞察东部和北部的发展动向——巴尔干半岛和潘诺尼亚平原(Pannonia)的动荡正在酝酿。
这一切都体现了罗马人对东方的野心,正是因为君士坦丁堡成为亚洲的一个桥头堡,使得轮廓马帝国得以在亚洲有所发展,独特的地理优势,拜占庭有天时地利,很快就建立商业联系:据阿拉伯和希伯来资料,自10世纪末开始,从埃及各港口始发和入港的商船昼夜不停,它们的目的地都是君士坦丁堡。使得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成为,成为我后来的我们称之的拜占庭帝国延续了1000多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7879657/83fe4a008d93d21f.png)
四,阿拉伯帝国
罗马在和波斯的长期战争中,双方有胜有负。君士坦丁大帝将基督教立为国教,利用基督教的力量进行自己的政治统治和军事扩张。
正当罗马准备和波斯帝国决一死战的时候,七世纪,阿拉伯岛南部崛起了一支穆斯林的力量,在先知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创建了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穆斯林初期宗教政策比较宽容和自主。在北非、埃及和巴勒斯坦,许多新的基督教堂也被允许兴建起来。在从萨珊帝国获取的土地上也有类似的政策——至少在刚开始,琐罗亚斯德教基本无人干预,任其自由行事。对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甚至被允许使用更加正式的手段来予以保护。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以后,阿拉伯冲出了阿拉伯半岛,并迅速扩展到中东的拜占庭和萨珊王朝,然后他们向东扩展到中国,向西方穿过北非进入西班牙。
北非历史学家伊本・卡尔敦(Ibn Khaldūn)写道,在10世纪和11世纪,穆斯林的舰队曾是海上霸主,当时的基督教徒连想在海上漂根木片都不太可能。
随着一座座城市落入哈里发帝国之手,越来越多的资源和金钱都汇集到中央政府的掌控之下。穆斯林的征服行动促进了它治下的大面积贸易交通网络的发展,他们将阿富汗及费尔干纳谷地的绿洲城镇与北非及大西洋地区都联系在了一起。
贸易线路、绿洲、城市和自然资源都一并被帝国收入囊中,包括连接波斯湾和中国的商业港口,以及已经建成的横跨撒哈拉地区的商业要道 ,征服扩张给穆斯林帝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聚集在中亚的财富多到令人震惊。
而当时的首都巴格达是伊斯兰世界权力、富足和威望的象征,是穆罕默德继承者们创造的新宗教、经济、政治轴心,将穆斯林大地同周围的四面八方联系在了一起。它极力展示着令人惊叹的辉煌和奢华,是整个世界毋庸置疑的文明中心。
阿拉伯掀起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令人难忘的学术研究热潮。许多并非穆斯林的杰出学者被召集到巴格达皇宫中,或被吸引到遍布中亚地区的顶级学术中心,如布哈拉、梅尔夫、贡德沙普尔和加兹尼等城市,甚至扩展到伊斯兰在西班牙和埃及的领地。学者们在那里从事数学、哲学、物理、地理等一系列专业领域的研究。
如果没有阿拉伯人对西方文明的研究,就不会有后来的文艺复兴,可能也就不会有现代欧洲。
当伊斯兰世界被革新、进步和新观念充斥的同时,欧洲基督教世界却低沉萎靡,在资源缺乏和灵魂枯竭中苦苦挣扎,处于黑暗的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曾经相当繁荣,但后来他们接受了基督教,于是他们“清除了(学术的)成就、传统和道路”。科学被信仰击败。
这几乎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情况完全相反:当时的激进主义者并非穆斯林,而是基督徒;当时那些思想开放、求知欲强、慷慨大度的智者都在东方,而不是欧美。
在蒙古帝国的之后,穆斯林又一次成为世界占地最为广阔的庞大帝国。在奥斯曼土耳其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之后,他们控制了整个亚细亚。
十六七世纪,三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萨菲帝国和印度的莫莫尔帝国都是闻名于世的强大帝国。
因北方的商路受阻,所有商路都汇集到穆斯林商人控制的海陆,所以使得整个穆斯林世界非常的繁荣。
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它的中心地带是土耳其的小亚细亚,但大多数人口是南面的穆斯林,阿拉伯人和巴尔干岛上的基督徒拥有人口5000万,地跨三大洲,而那时的英国只有500万的人口。
苏莱曼一世统治期间,哈布斯堡皇室驻君士坦丁堡大使曾写信:他们的帝国极为富有,资源丰富,武器熟练,军队富有作战经验,胜利不断团结一致,纪律严明,崇尚节俭,而我们在国库空虚,习惯奢侈,资源耗尽,精神颓废,缺乏作战经验,且贪得无厌。想到双方最终会有一战,便不寒而栗。”
西方和东方的差距有此可窥见一斑。
五,欧洲的崛起
十字军东征和蒙古帝国建历,使得欧洲人见识到了东方的富庶和繁华,他们向往东方,渴望与东方方建立联系,发生贸易,他们想看着贸易的利润全部流入阿拉伯人的口袋,于是千方百计寻求和东方直接贸易机会。
有了后来的哥伦布、达迦马、迪亚士不断开辟新航道,于是由陆地贸易慢慢的转变成海洋贸易,那些海洋国家逐步占据了优势。
航海开辟新航路,贸易开辟新市场,促进那西方的工业革命,西方世界得以在近几百年迅速崛起。
即便如此,东方仍然是贸易的发源地,印度中国有大量他们渴望拥有的商品,他们购买丝绸、茶叶、香料、瓷器,在早期他们则并没有多少可以用来贸易的东西,所以大量的白银流入东方。
贡德法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写道,直到19世纪之前,亚洲仍然是最大的贸易中心,全世界1/3甚至更多的白银流向中国,据统计当时全世界的生产总值几乎有三分之二以上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西方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和扩张下,东方被卷入现代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在竞争中惨败。亚洲落后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之前太过于成功,所以自满不思进取,夜郎自大而固步自封,逐渐落后。
![](https://img.haomeiwen.com/i7879657/efc30e9eac5f8233.jpg)
小结
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不是想强调亚洲的优越,而是让我们看到,世界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文明中心在不断地转移,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不断地变化,形成性的文明形态,优劣势也在不断的变化。
人类文明从最早始于丘陵地区,后至两河流域,其后是埃及和中国,西方沿地中海产生了希腊罗马,再到阿拉伯半岛,乃至整个中亚大陆,随后来又影响到伊利比亚半岛的葡萄牙西班牙,很快到北欧低地国家如荷兰,继而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不过两三百年,中心又转移至美国,美国称霸也不过百年,现在又有转回亚洲的趋势。
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去观察世界,通过更大的时间尺度去了解事物,我们会明白,历史永远在变化,世界上没有一个文明、一个帝国、一个政权、可以永远保持不衰败,东方西方,过去将来都不会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