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每天写1000字
关于媒体文学的二三

关于媒体文学的二三

作者: 七月无伤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17:50 被阅读4次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新型媒介快速兴起,呈现井喷式的发展。相反,传统媒体文学进入黄昏阶段,虽然依旧没有销声匿迹,但是那仅仅是对旧文学最后的怀念。

    最早的《申报》以及后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为媒体文学保留了文学最后的尊严,在那个权力泛滥的年代,能够坚持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实属难得。可能也是由此影响,所以对于当下以纸质为载体的传统媒体文学依旧能够保持一种态度。虽说是因为以纸质为载体的传统媒体文学缺少商业运作性,不过还是应该心存感激。倘若最后一片漫山遍野被摧残,后来者也失去了一片重要的光明。

    区别于传统媒体文学,现今的媒体文学以互联网为基础,建构的一系列产品为媒介,逐渐成为媒体文学的主流。不过由于人们对于传统媒体文学的认知还仅仅局限于以纸质版为代表的刊物或者报纸之类,以及对于新兴媒介为基础的媒体文学所持有的保留态度,人们称之为“新媒体”。

    在前几年看的一份报告中,新媒体文学所占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文学,不过这在大多数专家眼里是意料之内。这种变化不仅仅局限媒体文学行业,在其他行业亦是如此。不过我对于这样的变化有所忌惮,一方面是由于文学领域与其他商业领域所不同的独特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新媒体文学已经失去了最后的耶路撒冷。

    社会的变革以及科技的发展,对于一些制造业或者其他以效率和资本衡量的行业,自然是好处很多,利大于弊。比如,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商品的琳琅满目,以及夜晚的灯火通明。但是对于文学,我们是否依旧用上述的标准去评判文化的繁荣以及文明的进步。很明显,这是既无效又愚蠢的行为。不过,已经有人跃跃欲试了。你可以经常听到我每年读多少书,或者我每个月都投稿一篇文章类似的话题,新媒体文学的副作用以及开始发作了。

    新媒体文学发展为何如此之快呢?我想是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科技带来的新奇感以及便利,人们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不在依赖。再加上从PC端到移动端的变化,导致人们更加方便的寻求知识的积累,而不在需要过去沉重的书籍以及其他实体承载物。因此以往能在各类机关单位或者政府部门看到邮政人员对于报纸的投递,现在依然存在但却开始衰退。较为明显的则是一些事业单位,已经基本没有这类业务,仅有的一些也只是对于门卫处大爷的照顾。

    第二,80年代以及更早的人们由于社会科学的限制,对于文学或者说媒体文学的了解还大多基于传统的媒介以及一些传统作家下的作品。而大多数年轻人或者大多数行业的中流砥柱已经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末期,是经历科技变革的一代了。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已经失去了对于传统媒体文学的印象,或者说传统的媒体文学对于他们的影响微乎其微,多数人仅有的一点也是来自家族长辈或者周围邻人的片面言传身教。于是,在新的社会发展的同时,他们寻求了一种仿佛专属于自己的“营养套餐”,由于以前吃的饭菜没有太多的印象,于是他们对于这种新的快餐接纳的很快。大多数人以为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标志,以前的东西都是父辈那一代象征,新人需要独特。尤其文化领域,忌讳传统是他们鲜明的特征。

    第三,社会需求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变化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展现出了社会集体迷茫感,从而在各种文化沼泽中寻找水源。我想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大多数还是对于传统的四书五经,学富五车依然保有敬仰态度。一方面由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斗争的需要。不过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调的变化,使得人们不再纠结于关于精神文化的诉求。在最后坚持的一些人也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消息。此时,仿佛又想起当年梁思成在保护北京古建筑的声泪俱下。中华门,地安门,东直门如今依旧是当年的一块痛心,虽说后来重建,但已经是失去了岁月的黄墙。

    由于近代遭受的一系列痛击,于是让人们开始怀疑精神上的富有是否真的大于物质上的富有。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人们才能够迅速转移阵地,开始另一片土地的垦荒。和拆除古建筑一样,人们想象物质繁荣之后,精神文明自然繁荣。不过反观当下,也许不是这样的,重新新建拆除的古建筑已经证明了部分。

    社会的变革对于要求太过于严格,可能是基于历史的积累,仿佛所有附着古老的东西都不应该被保留。在那个大刀阔斧的年代,人们对于近代所受的屈辱都归咎于对旧时代的同情,于是,所有的一切都被冷落。

    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不在纠结于物质上的匮乏,但是人们的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发生巨大变化。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政策引导下,社会群体的认知已经基本一致。在文化寒冷的当代,靠着相互取暖维持精神上的温度。离当下最近的80年代是改革开放之前最后的一片文化繁荣,成为当下半数文艺青年的渴望。不过这不是对于改革的反对,只是觉得有点惋惜。

    在当下繁荣的社会,人们开始意识到文化寒冷的年代,靠着相互取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对于社会文明以及自然文明的认识。那种别人急功近利,我也急功近利的互相取暖仿佛已经说服不了自己了,于是,人们显示出了对于文化极其慌张的饥饿感。

    不过,社会依旧发展,人们一方面难以丢掉已经形成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约束已经长期存在,突然的释放也会导致社会经济体系的崩塌。于是,人们对于传统的保留一方面文学的纸质媒体文学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感。于是,新媒体成为了主流的代替品,它既能满足突然的饥饿感,也能给人一种没有被人拉下的部分优越感。再现了当年和重建拆除的古建筑一样的景象。

    我想这些都是新媒体文学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多种原因,就不再一一赘诉了。

    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覆盖效应,让以前陷入知识闭塞的地区现在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这仅仅是大多数大众文化的繁荣,对于文学,大多数人对此持有保留态度。

    新闻消息,历史文化,政策方向这些实际的东西,没办法进行加工,即使加工对实际的东西依旧保有真实。另外,我们对于这些和事实有关的东西有基本的识别能力,能够判断正确与非,但是对于非事实类的文学,我们又该如何判断。

    当下快餐式文学泛滥,已经成为主流。就像李诞说的,人们已经习惯于即时满足了,而不在意延时满足了。以往我们读一本书或者看点东西,往往能够沉下心来去思考。但是当下,社会的集体浮躁已经没有任何耐心去细嚼慢咽了。于是人们喜欢听道理,不喜欢听故事。于是,现在各种泛滥的读书会,以及别人帮你读书,给你讲一本书的读书方式成为备受欢迎精神零食,别人说好吃就是好吃。什么时候饿了,就即时满足。

    随着饥饿感的渐渐发展,这种苗头被资本利用。各种以流量为目标的标题党以及鸡汤文也相继步入黄金时期,由此诞生的各种写作训练营,签约作家层出不穷。那些写出10万+的作业被奉为写作高手,抓住读者心灵,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写作训练中的计划写着要在其中写一些加缪,弗洛伊德的话提高哲学思维,加一些张爱玲,严歌苓的片段提高情感,加一些鲁迅和马尔克斯提高文学度,仿佛这样的大杂烩就是人们心中向往的殿堂,这令人极其反感。人们仿佛读一点名人名言就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在名人名言后加一点例子这就是生活,我们对文学的品味已经降到如此的地位了。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仿佛是人们的口头禅了。不过人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大多数是维护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对于一些以读书为例的思想态度。《红楼梦》是奇书,《金瓶梅》是色书,《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最伟大的爱情,《简爱》是真正让男女平等深入人心的作品。很多书籍已经被下了定义,于是人们也去相信这背后的道理,不在怀疑。也许大多数时候,我们不需要自己去重新思考。但是对于文学、思想,往往都是自己的东西,也是唯一证明自己的东西了。我们身上的大多数已经都一样了,这最后的独特已经成为人们陷入人群中唯一的自我标志了。不过人们对于个性的认识依旧只是局限于标新立异,外在的装饰罢了。

    新媒体的误入歧途和社会人群的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人们需要这样的工业食品,另一方面人们已经没有当年对文学的坚持了。再加上这持续多年的生活风格,人们想要转变或者逃脱也开始变得泥泞不堪,道路曲折了。

    令人担心的则是媒体文学的未来或者是文学的未来。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新媒体可能一直会成为主流的宣传媒介,这对大众文化以及社会大众价值的影响可能巨大。虽然一些人依旧保持自身的趣味,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就像蒋方舟说的那样,读懂《红楼梦》都已经成为对于文学仅剩的安慰了。我们这一代或者下一代还能读懂什么,已经开始成为问题了。再加上现在青年的写作除了情感,努力再无其他,被新媒体文学诱惑的一代可能只会流传于当下吧。那么我们除了“啃老”,别无他法。

    新媒体文学应该承载一定的责任,虽然业绩为上,但是就像当年的改革一样,应该有所保留,不至于后来再到处缝缝补补,满目疮痍。而人们则不应该再被“投喂”,而是应该自己出去觅食,才能健壮。就像生活一样,委屈,感动,受伤,快乐等等都要自己去体会,如果都被别人指引,这里有路,这里有花。到终点的时候,你知道的只是,我跟着他来的,而路上其他的感受都仿佛正确的消失了。

    虽然新媒体文学展现出来一定的问题,但是现在还是过渡时期。我们还不是完全的离开了原来的文化土壤,所以关于文学的担心,我姑且保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媒体文学的二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wd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