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已经是耄耋之年,她耳不聋眼不花,满嘴假牙吃嘛嘛香,从十几岁开始到现在,每天饭前饭后都要吸一袋烟,铜锅铜嘴长杆的烟袋和玉石烟灰缸就摆在茶几上,随吸随取,一辈子就这点爱好。都这岁数了,大家都不劝她,一切随她高兴。
俗话说: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看着他老人家嘴含烟袋嘴,微闭眼睛,只见烟袋锅里星火闪耀,一股青烟从口中徐徐吐出,立刻气定神闲。母亲的抽烟是有渊源的,姥姥就吸了一辈子烟,也是一杆短烟袋,一个柳编的烟袋簸了常年放在床上,平时自己抽,来人大家围在一起抽,烟叶是自己种的,再掺上部分顷秸叶,晒干揉碎,就是上好的烟了。据说抽这样的烟不上火,不起痰。
姥姥三儿两女一共五个孩子,老大老二是男孩,孩子小时,全靠她一人做针线活。白天还要推碾子套磨做饭,有时正忙时,想抽烟了,舍不得放下手里的活,就让母亲先把烟袋点燃了,再递到她嘴里。慢慢的母亲也就会抽烟了。
母亲排行老三,又是女孩,看弟弟带妹妹的的活就落在她身上了,到了上学年龄,也没让她上学,母亲渴望进学堂,经常背着妹妹到学堂附近,听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同学们放了学做作业,有不会的还问母亲。
母亲从小就学会了扒花绣朵,红石榴的绣鞋,鸳鸯枕头,盘扣的旗袍,滚边的夹袄。都做的针脚细腻整齐,完全继承了姥姥的手艺。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年轻时绣花用的撑子,纸样子。
结婚后,把一身的手艺带到了婆家,奶奶要好,看不上其他媳妇做的针线活,四季衣服和鞋袜也都是母亲做。奶奶出身大家主,见过世面,从小也是绫罗绸缎加身,穿衣吃饭讲究。他觉得穿着母亲做的针线活出去,在亲朋好友面前,有面子有身份。那时,谁家娶了一个会做针线活的媳妇,是很有面子的,也代表了家庭实力,门当户对在当时也很时兴。母亲除了给婆婆做,还给姑姐家孩子做针线活,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地里活,往往是挑灯夜战,在黄豆粒大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细细缝制。
母亲不光针线活做得好,做饭也讲究。包的饺子大馅薄边不带褶,贴的饼子没有手指头印。特别是过年蒸上供的花糕,没人能比,深的婆婆欢心。
现在母亲年事已高,步履蹒跚,手无束鸡之力,夹菜时手都颤抖,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常言道:养儿防老。这话一点都不假,人到这个时候才用人呢!
我们也是上行下效,继承了老一辈人的传统,尽心尽力服侍,吃饭是荤素结合,尽量将饭做的有滋有味,不让母亲吃剩饭剩菜。老人和小孩一样,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为了母亲健康长寿,就要用心服侍。变着花样做着吃。母亲最爱吃玉米面萝卜馅菜团子和拌茄泥。饺子面条也是隔三差五的换着样做着吃。
老人精神方面也很重要,生活安定,儿女孝顺是长寿的保障。
网友评论